王永慶還給所有在國外的子女立下一個特殊的規(guī)定:必須寫家書向他報告生活點滴,尤其是剛出國的一段時間,必須天天寫,巨細靡遺地記錄所有見聞,包括接觸到的人、事、物及心得感想。如果沒寫家書,就不會收到生活費;如果家書回復得太慢,就會收到父親措辭嚴厲的書信訓示。
這條規(guī)則,在王家無人能打破。一方面要求在國外的子女匯報每日生活點滴,一方面作為提供生活費機制,王永慶這種獨一無二的“家書管理法”,不僅能了解孩子們的交友狀況,還能掌握他們在國外人格學習成長的概況,同時也將自己經(jīng)營管理的理念,通過文字精準有條理地傳達給他們。
立下這些規(guī)定,不只要求子女們遵從,王永慶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一位日理萬機的大型石化企業(yè)的董事長,每天清晨三四點起床,十幾頁的長長書信,輪番寫給身處歐美各地求學的九名子女;王永慶寫信可比這些求學的子女們還勤快!王雪紅舉例,她往往只寫一兩頁,但收到的卻是父親寄來的厚達十多頁的家書,這些書信從來沒有請秘書代勞,完全是他一字一句親自用毛筆或鋼筆書寫成。
在王家子女所保留的一封封家書中,看得出王永慶刻劃在信紙上的深厚力道,引經(jīng)據(jù)典,行文遣字深刻雋永,文體近似文言,對于子女們信中描繪的國外生活見聞,或生活中面臨大小事件產(chǎn)生的疑惑,他都一一響應解答。
“當時爸爸寄的那一疊疊厚厚的家書,坦白說,我當時真的看不太懂。”王雪紅搖了搖頭,“爸爸信里寫了好多,比如他會談最近公司里碰到什么事情,面臨什么狀況,他又是怎么去解決的,一樣一樣地向我解釋其中的道理,不過我真的看不懂!大概那時候年紀太小了。”王雪紅不禁苦笑。
“每一封信我都完整保存下來,長大后,當自己也在經(jīng)營企業(yè)了,有時候我會把他的信反復拿出來看,也比較看得懂了,而且每讀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獲?!蓖跹┘t說。
手中拿著一疊當年爸爸寫給她的 信,王雪紅的表情顯得五味雜陳:“信里面有很多爸爸的經(jīng)營管理哲學,很值得不斷再看、再學習。不過,這幾年我實在太忙了,常常忘了拿出來閱讀?,F(xiàn)在爸爸過世了,就算對信件里他提到的事情不了解,已經(jīng)來不及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