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生氣的處世之道:“長樂先生”馮道的人生智慧》放下執(zhí)念,不苛求(3)

不生氣的處世之道:”長樂先生“馮道的人生智慧 作者:藍知客


任園這個人能文能武,論武藝,當然他們兩個沒比試過,但論文化,比安重誨強得多,可這在安重誨面前簡直就是個天生的錯誤。任園主要負責財政管理,他建立了一些新的稅收政策,把國家收支治理得井井有條。但他的性格比較剛直,做事總是公正嚴明,誰的面子也不買賬,結(jié)果得罪了不少人。安重誨賣弄資歷拉攏關(guān)系,任園卻專認死理不講情面,他們兩人掌握朝政實權(quán),當然常常政見不和,一見面就往死里掐。馮道作為第三個宰相,深知自己的處境,雖說給點陽光就想燦爛,但絕不可刺著這二位的眼。所以他只為李嗣源提供修身治國的策略,而不在意官職和權(quán)力的大小。再加上,馮道生活簡樸,處事低調(diào),與這兩位重量級選手也就沒有什么權(quán)力上的沖突了。

李嗣源經(jīng)常召集大臣們開會,讓大家對當下的時政提出意見和建議,馮道總能提出中肯實用的想法,李嗣源都一一采納。馮道經(jīng)常以李存勖的敗亡提醒李嗣源:要關(guān)心老百姓的生活,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那樣軍隊才有足夠的給養(yǎng),軍兵們吃飽穿暖了,國家才能安定。李嗣源也很注意體察民情,他常常到田間地頭兒去探訪老百姓,當他看到有家人沒有耕牛,老少三口只能扶著犁耕地時,就賜給了他們?nèi)^耕牛。

每次李嗣源做了什么好事,馮道都不忘表揚幾句。有一次,李嗣源下令將眾人狩獵時打到的野獸放生,馮道便不失時機地說:“這些野獸生在我朝,也是三生有幸啊!”李嗣源聽了,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我也曾到鄉(xiāng)間打獵,正值秋天,還踏壞了莊稼地,現(xiàn)在想想,真是坑害百姓。”馮道越表揚李嗣源,李嗣源就越想多干點好事。李存勖當皇帝的那四年,把整個后唐搞得民不聊生,貪官污吏為了撈取錢財,把鑄鐵、釀酒、曬鹽等一些制造業(yè)全都壟斷起來,老百姓種地連個像樣的犁鋤都買不起,吃的鹽都摻了沙石。李嗣源取消了那些壟斷政策,讓老百姓可以自由鑄造農(nóng)具,農(nóng)業(yè)發(fā)展了,老百姓都能吃到便宜的糧食,曬鹽和釀酒的生意也在民間興旺起來,漸漸地百姓和軍兵的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李嗣源仍是讓軍隊和百姓休養(yǎng)生息,盡量不再興兵征戰(zhàn)。李嗣源還廢除了很多殘酷的刑罰,嚴禁官員貪污,嚴禁虐待奴仆,后唐的社會風氣也漸漸好轉(zhuǎn),呈現(xiàn)出難得的太平景象。

佛學講,人越是執(zhí)著一念,越容易失去這一念,佛門向空,空且容來物,著而絕其緣。馮道的為官不倒,并不是絞盡腦汁追求來的,他并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官,在馮道看來,做官與做民沒什么區(qū)別,只不過崗位不同而已。正是這種釋然與淡定,才讓他在宦海沉浮的波瀾中永不沉沒,而那些總把自己當個官的人,反倒一個接一個地沉了下去,再也沒有上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