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什么能夠做到如此不動如山?不怕死?不要命?看破紅塵?
孫綽等人在慌亂之余,終于也是注意到了謝安的“異常”:“我說老謝,馬上咱就得下海里喂魚去了,你還有心情在那喝酒,真有你的啊!”
謝安則把眼睛一閉:“大家說起來都不是一般人,這么驚慌像什么話,不就是一場了不起的風(fēng)暴嘛,你們再這么亂跑亂叫,一派六神無主的樣子,到時候才是真的回不去了呢!”說完仍然自顧自的吟自己的詩。
王羲之等人畢竟都是聰明人,經(jīng)由謝安這么一點,心中漸漸也回過味來了:有道理,這么驚慌失措實在是有失文化人的風(fēng)度,而且還于事無補,鎮(zhèn)定下來說不定還能想到辦法脫險。老謝不愧是老謝,硬是要得!
隨后,大家伙慢慢地平靜了下來,甚至也跟著謝安一起吟起了詩。
最終的結(jié)果,小船經(jīng)受住了來自命運的考驗,成功返航。
對于幾位名士來說,便是虛驚一場了。
而經(jīng)過此事,大家伙對于謝安的“淡定神功”到底修煉得有多么深厚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那真是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呀。
這種功夫又是他們羨慕也羨慕不來的,畢竟謝安從很小就入了老莊的“淡定神教”,并且一直將那種淡定功夫貫徹于生活當中。這是浸透到骨子里面的從容!
也正因為謝安的這么一項特質(zhì),使得他能夠在很久之后的那場關(guān)系國家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戰(zhàn)中,以無比淡然的指揮藝術(shù)將其神奇地贏了下來,挽狂瀾于既倒。
這件事情之后,謝安成功收獲粉絲好幾名,王羲之自然也在其中,有一次他在和另一個大名士劉惔閑聊時說道:“謝安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對其的景仰那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這個人有著安邦定國的大氣度、大智慧,所謂能力越大,肩上就應(yīng)該扛上更大的責(zé)任,所以我們應(yīng)該一起向朝廷舉薦他。”
劉惔對此深表贊同:“不錯,不錯,謝安的確是有大能耐的人,如果他真的不想出山,咱們就集結(jié)天下的名士一起來舉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