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晉風云》變生肘腋徐龕之亂(1)

東晉風云:第1卷 作者:孫峰


第二章 變生肘腋徐龕之亂

從晉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劉漢帝國發(fā)生的靳準之亂被平定以后開始,一直到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發(fā)動第一次叛亂為止,在這短短的三年多的時間里,東晉以及東晉統(tǒng)治區(qū)外都發(fā)生了一連串的大事件。

公元319年,徐龕、陳川相繼投降石勒;周訪掃平杜曾;石勒稱王;三國討伐慕容氏。

公元320年,邵續(xù)被俘;司馬保被殺;游子遠安定劉趙,底定秦州、雍州;周訪去世;羊鑒被廢。

公元321年,石勒底定河北,俘獲段匹磾;祖逖去世。

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不少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互為影響的。而徐龕因為不滿東晉政府的不公正封賞投降石勒這一事件,卻直接影響到東晉淮河區(qū)域防御體系的安全。其間有石趙政權(quán)與東晉政權(quán)之間的角逐,也有東晉內(nèi)部錯綜復雜的矛盾。

徐龕叛降石勒以后,自稱為兗州刺史,隨即領(lǐng)兵“寇掠濟、岱”,并往東南進擊,攻破了東晉徐州的東莞郡(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

針對徐州之事,王導舉薦太子左衛(wèi)率、泰山人羊鑒為征討都督。王導的理由是羊鑒是泰山的高門大族,與徐龕是同鄉(xiāng),“必能制之”。如果結(jié)合到羊鑒是王敦的舅舅,再考慮到如今的司馬睿對王導已漸疏遠這一情況,王導讓羊鑒領(lǐng)兵在外,就不難理解了。不過,羊鑒卻堅持認為,自己不是將帥之才,不堪重任。而輔國將軍、都督兗州諸軍事的郗鑒也上書司馬睿,認為羊鑒不是這方面的人才,請求另選他人。但王導卻一意孤行,強行任命羊鑒為征討都督。于是,到了大興二年的八月,東晉政府任命羊鑒為征虜將軍、征討都督,與督徐州刺史蔡豹、武威將軍侯禮、臨淮太守劉遐等圍攻徐龕。

然而,從大興二年八月到大興三年五月,在這長達十個月的時間里,羊鑒所部一直頓兵下邳,不敢與徐龕接戰(zhàn),只有徐州刺史蔡豹率軍在檀丘擊敗徐龕。蔡豹請求羊鑒長驅(qū)進攻,羊鑒卻堅決不同意。

檀丘失利以后,徐龕派人前往襄國,向石勒進獻擊敗蔡豹的計劃。石勒推辭尚有外難,只派遣王步都《資治通鑒》作王伏都。率領(lǐng)三百騎兵作為徐龕的先鋒,另派張敬率領(lǐng)騎兵為后繼。王步都到了徐龕那里以后,不把徐龕放在眼里,還奸淫了徐龕的妻室。王步都橫行霸道,這讓徐龕怒火中燒。這時,張敬的部隊也開到了附近。徐龕擔心張敬此來是偷襲自己,為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內(nèi)亂,徐龕誅殺了王步都以及其帶來的三百名石趙士兵,請求投降東晉。

徐龕曾經(jīng)的背叛讓司馬睿非常惱火。這次,又接到了徐龕請求投降的上表,司馬睿恨其為人反復無常,不予接受,相反命令羊鑒、蔡豹積極進攻。

石趙王國方面,石勒聽到徐龕斬殺了王步都,不禁大怒。他傳令張敬暫且領(lǐng)兵駐扎在險要地帶,堅守待援,接著命令石虎率領(lǐng)四萬大軍前往討伐徐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