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石勒的南面豫州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有利變化。幾乎與徐龕投降石勒同時,在東晉豫州刺史祖逖北面浚儀的陳川也發(fā)生了騷動。
導火索還是祖逖給陳川手下李頭那匹駿馬《晉書·祖逖傳》記載:“李頭之討樊雅也,力戰(zhàn)有勛。逖時獲雅駿馬,頭甚欲之而不敢言,逖知其意,遂與之。頭感逖恩遇,每嘆曰:‘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
李頭欽佩祖逖為人,時刻念叨盼望成為祖逖的部下。陳川一怒之下,將李頭殺掉,導致李頭部下四百多人真的投靠了祖逖。陳川以為這是祖逖挖自己墻腳的行為,因此更加憤怒,他索性派遣將軍魏碩縱兵大掠豫州各郡。
要知道,陳川此前是被東晉政府任命為龍驤將軍的,而此時的行為已經(jīng)形同盜匪。祖逖身為豫州刺史,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于是,祖逖派將軍衛(wèi)策在魏碩回師的路上截擊,雙方在谷水展開交戰(zhàn)。戰(zhàn)后,祖逖軍將魏碩擄掠的所有財物、人口都給截了下來。祖逖將財物交還原主,讓平民復歸本業(yè),其部隊秋毫無犯。經(jīng)此一戰(zhàn),陳川領教了祖逖的厲害,于是向石勒投降。
對于陳川的叛變,豫州刺史祖逖很快做出反應,親自率軍北上向陳川的老巢浚儀(河南省開封市境內(nèi))發(fā)起進攻。石勒聞訊,也趕緊派遣石虎率領五萬精銳騎兵南下解救。雙方在浚儀以及浚儀南面的蓬關展開激戰(zhàn),最終祖逖設奇兵大敗石虎的援軍。石虎搜集殘兵,大掠豫州各郡,并將陳川所部五千戶全部從浚儀遷往襄國,到襄國以后又將他們轉至廣宗安置。據(jù)《晉書·祖逖傳》?!稌x書·元帝紀》、《資治通鑒》與此記載不同:《晉書·元帝紀》記載,“王師敗績”?!顿Y治通鑒》更記載為祖逖“退屯淮南”。從事態(tài)以后的發(fā)展情況看,兩本記載似誤。
浚儀之戰(zhàn)失敗以后,石虎留下將軍桃豹駐守浚儀的西臺,祖逖派遣將軍韓潛等鎮(zhèn)守浚儀的東臺。同一城中,石勒軍開南門出入放牧,而祖逖軍開東門出入放牧。雙方相互對峙了四十多天,都陷于饑饉。祖逖命令大軍將米袋都盛上土,讓幾千軍士將這堆積如山的“糧食”都運到臺上,另外布置幾個掉隊的人擔著糧食,假裝十分疲憊在半道上歇息。桃豹的兵士們眼巴巴地看著近在咫尺的糧食,果然從城中殺出去搶糧。這幾個掉隊的人一看桃豹的部隊殺出,都丟下糧食,落荒而逃。桃豹的人將截獲的這幾擔糧食運回城中,再想想人家祖逖那里還有如山的軍糧,士卒豐飽,而自己食不果腹,因此軍心大亂。
石勒另派部屬用一千多頭驢從后方運送軍糧。祖逖得知這一消息以后,派遣奇兵在汴河之上將這批桃豹的救命糧全部截獲。桃豹無力繼續(xù)堅守,只好趁夜棄守浚儀,北逃至東燕城?!端?jīng)注》稱,東燕城在河南省酸棗縣東;《讀史方輿紀要》載:“胙城縣府東三十五里……石勒復置燕縣,兼置東燕郡……東燕城在縣西。”東燕城故址當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祖逖命令韓潛繼續(xù)北上,駐守在浚儀以北的封丘,進逼桃豹;命令馮鐵駐守浚儀的東西兩臺;自己則將大本營前推至雍丘(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四處派兵清掃石勒在黃河以南的殘余勢力。
除了祖逖一枝獨秀以外,公元319年的一切,對石勒都顯得那么的順利。先是周撫投降,接著徐龕、陳川相繼投降,段匹磾敗逃,曹嶷結好等,這些似乎在為石勒的登基做著鋪墊。于是,石虎、張賓及其諸將數(shù)百人勸進。石勒假惺惺地說:“我德薄,怎可稱號取譏于四方?過去周文王三分天下還服侍商紂王,齊桓公一匡天下還尊崇周王室。我現(xiàn)在德業(yè)超不過前兩位,不行!”
這當然只是一種姿態(tài)。石虎等一百二十九人再一次勸進,稱:“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事。人情物望都離開劉氏,歸于您的十之八九了。請您以河內(nèi)等十一郡加上原來趙國的十三郡,共計二十四郡,二十九萬戶,建立趙國。您應該身兼兩職,既即皇帝位,又為胡人之大單于,還應該撤銷并州、司州、朔州,全部派員直接管轄郡縣。”
石勒面西讓了五次,面南讓了四次,在群臣跪地苦請下,也并沒有即位稱皇帝,而是稱趙王。他下令大赦,免除百姓一半田租,賞賜孤老每人三石糧食,允許轄區(qū)群眾可以大吃大喝七天。同時,他改元為趙王元年,建趙國社稷,立宗廟,營東西兩宮。石勒任命張賓為大執(zhí)法,??偝?,為百官之首;任命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wèi)諸軍事,其他部將均有封賞。自此,又一個新生的政權正式誕生了,因為它建立的時間比劉曜的前趙晚一年,所以史稱“后趙”,或稱“石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