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與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伯爵瑪麗·歐根妮·伊格納茨墜入愛河,最終喜結(jié)連理。她是那么優(yōu)雅、年輕、有魅力,她的美麗使拿破侖三世無比幸福。在他的一次演講中,他毫不畏懼地對全國民眾宣稱:“與其娶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子,倒不如與我敬愛的女子相守一生。”
拿破侖三世和妻子家財萬貫、聲名顯赫、琴瑟和諧——一樁完美婚姻所需要的條件,他們都具備了。從沒有一樁婚事像他們的結(jié)合這樣閃耀著如此熾熱的圣火。
但好景不長,這團熊熊燃燒的圣火也慢慢冷卻,化為灰燼。拿破侖三世可以使歐根妮坐上皇后的寶座,但美麗的法國大地也沒能阻止這位皇后無休止的嘮叨,就連拿破侖三世深厚的愛意與皇帝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都未能奏效。被嫉妒、疑懼、困擾折磨的歐根妮不斷侮慢拿破侖三世的命令,甚至不許他有任何秘密。她會在拿破侖三世處理國家大事時闖進他的辦公室,打斷他與大臣們的重要會議。她不允許他獨處,總怕他會跟其他女人相好。
她經(jīng)常到她姐姐那里抱怨她的丈夫,怨聲載道、喋喋不休,甚至語帶威脅。她闖進他的書房,暴跳如雷、惡言相向。而拿破侖三世空有幾十間華麗宮殿,身為一國元首,卻連一個可以讓他安靜一會兒的壁櫥都找不到。
而歐根妮這樣的吵鬧最終換來了什么呢?答案就在接下來的這段話中。萊茵·哈特的名著《拿破侖與歐根妮:一幕帝國的悲喜劇》中寫道:“之后,拿破侖三世時常在晚間從宮殿的一扇小門潛出,用軟帽遮住眼睛,由一個親信侍從陪他去和另一個美麗女人幽會。他也會在巴黎城內(nèi)漫游,體驗作為一個帝王在皇宮內(nèi)很難看到的民間生活,感受一下民間的氣息。”
這就是歐根妮的吵鬧換來的結(jié)果。的確,她坐上了法國皇后的寶座,她的美貌傾國傾城,但皇后之尊和傾城之貌都無法讓她的愛情在喋喋不休的吵鬧中仍舊保持鮮活。歐根妮也曾放聲哭訴:“我最害怕的事情終于降臨在我身上了!”事實上,這種后果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這是個可憐的女人,她的嫉妒和嘮叨導(dǎo)致了這樣的后果。在種種毀滅愛情的魔咒中,吵鬧是最可怕的一種。吵鬧對愛情的破壞從未失手過,就像人一旦被眼鏡蛇咬到,絕無生還的可能。
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妻子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不過為時已晚。在彌留之際,她對自己的女兒們說:“你們父親的去世是我的過錯。”女兒們沒有回答,她們抱頭痛哭。她們知道母親說的是實情。的確是母親不停地抱怨、批評和喋喋不休葬送了父親的性命。托爾斯泰稱得上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小說家,他的兩部杰作《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將永遠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閃耀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