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商15課》情商與道德(1)

情商15課:人生早晚都要補的課 作者:曾莉


常常聽到有人把情商和道德混淆起來,甚至以為提高情商就是要做活雷鋒,所以有必要作個澄清。

道德是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用以維護群體及個人的權益最大化。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比如,和平是不分種族的對錯標準。一個社會通常有公認的道德規(guī)范,比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奉行 “仁、義、禮、智、信”,西方民主國家遵從自由、平等、誠信。

可見,情商并非道德。但是,一個人若要有效發(fā)揮情商,勢必不會背離其個人以及所屬社會的道德標準,否則就算他情商再高,肯定也難以實現(xiàn)“順人而不失己”的人際和諧,自然還是談不上成功和幸福。

唐駿,大概是我見過的最大張旗鼓推崇情商的中國商界名人。2009 年10 月15 日,他到北大演講時,被學生問道,“如果只能用兩個字概括你的核心競爭力,那會是什么?”這位打工皇帝脫口而出:“情商!”這是我親耳聽到的。

“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笔翘乞E給情商下的定義,聽起來就像俗話說的“人精”。他能從一個憤世嫉俗的大學生,一路過關斬將,贏得中國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最高身價,其情商也應該甚是了得。

但是,就在他春風得意之時,2010 年7 月被揭發(fā)出其所宣稱的“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實為造假,面對他書中該段文字的圖片證據(jù),唐駿仍否認自己曾有此說。12 天后,被《名匯FAMOUS》雜志記者問到“真誠還算不算一個成功的要素”時,唐駿答道:“當然是一個要素,你不真誠就很難成功,如果不真誠的話你根本就做不到這一天。有人說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靠花言巧語,你可以蒙一個人,那如果把全世界都蒙了,就是你的真誠蒙到了別人。你欺騙一個人沒問題,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志?!彼€堅持稱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真誠的人!

9 個月后,唐駿向《IT時代周刊》獨家披露自己海外求學的完整經(jīng)歷時才坦言,他拿到的是美國西太平洋大學博士學位,而且是在花了3 000 多美元但并沒有修滿課程的情況下得到的。但據(jù)《芝加哥太陽報》的報道,該大學在1994 年被加州政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1996 年才續(xù)了執(zhí)照,而唐駿的博士學位證書的頒發(fā)日期是1995 年4 月13 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