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學習使我樂觀,學習使我總是有所收獲,學習使我總是不至于悲觀失望,學習使我謙虛,使我勇于并且慣于時時反省自查自律,叫做“學而后知不足”。如果自以為完美無缺,那就杜絕了學習的必要與可能。學習使我不至于先入為主,自吹自擂,關(guān)在小屋里稱王稱雄。學習還表示了我對于人類知性、對于智慧、對于文化、文明與科學也包括對于活生生的生活的尊重和向往。截至今日,我們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我們的理性常常陷于困境,我們的自以為是的智慧時而誤導乃至自欺欺人,我們的生活里還充滿著不盡如人意的方面。然而我們不能因此而摒棄文明、摒棄理性、摒棄人生,而是要盡其所能地從人類已有的文明中,從人類與自身的已有的智慧中,從各種活生生的人生圖景、人生故事、人生經(jīng)驗中尋找接近真理、接近美善的前景。
例如醫(yī)學,當然目前的醫(yī)學遠非完美無缺,更非萬能,但是我找不到比利用現(xiàn)有的醫(yī)學更好的治療疾病的方法。說什么對醫(yī)生的話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這樣說易如反掌,但是信什么不信什么?隨機嗎?撞大運嗎?不信醫(yī)生的而信你的不可全信說嗎?算了吧,比較起聽你的信口胡言來,我寧愿聽醫(yī)生的話??茖W也是如此,在一個愚昧和迷信還在泛濫的國家,批判科學的不足恃,又是由一些本身的科學知識未必比科盲好太多的人文知識分子來批,我總覺得矯情。根據(jù)我自己的經(jīng)驗,至少我本人,以現(xiàn)代的科學醫(yī)學發(fā)展水準衡量,仍然大體屬于醫(yī)盲科盲的群體,我寧愿對科學采取敬畏的態(tài)度。
學習又使我超越、超脫。學習使我遇事不僅僅關(guān)注一時一地的得失成敗,而是把它作為一個學習的契機,學習的漫長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事問(包括自問),每事學,于是得到一種登高望遠,氣度從容的感受,得到一種曲曲折折地走向光明的歡喜。
學習促使人采取一個更健康的態(tài)度和方略。批判是健康的批判而不是大言欺世。痛苦是有為的痛苦,不是類似吸毒的反應。鼓舞是健康的鼓舞,不是牛皮山響。成功是清醒的成功,不是范進中舉。人生是明朗的人生,是明朗的航行,不是酸溜溜、陰森森、嘀嘀咕咕、磨磨唧唧的陰溝里的蠕動。學習使我得到智慧得到光明,如果沒有一下子得到,那至少也是圍繞著靠近著感受著智慧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