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義和拳席卷京津
載漪、載瀾、載勛導引義和拳進入北京城,這也是導致庚子年局勢失控的最關鍵一步。由以可以看出,軍機大臣剛毅招撫在前,顢頇的親貴載漪等人放入在后,“大阿哥黨”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不惜綁架了清廷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
一、直隸義和拳:由南向北
1900年的春天,當北京的外國公使們還在為上諭問題與清廷鬧得不可開交時,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活動已經風云初現。
目前有研究者認為這里的義和拳活動興起是因為袁世凱在山東的嚴厲鎮(zhèn)壓導致拳民流入直隸,這種觀點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不完全準確。事實上,在山東拳民鬧事的時候,直隸一帶也有類似的活動,但其規(guī)模和影響力遠不及山東,而且其活動范圍也主要集中在直隸與山東交界的地區(qū),要說是受到山東方面的影響,也不為過。
直隸一帶拳民的活動,最初主要集中在與山東冠縣、臨清交界的威縣、曲周等地,這可能是受到了“梨園屯教案”的波及。但在1899年后,直隸一帶的拳民活動開始北移到與山東德州交界的直隸東南地區(qū),即棗強縣、故城縣、吳橋縣和景州、阜城一帶,其規(guī)模已經不可小覷。
當時在棗強縣一帶活動的拳民首領名叫王慶一,他家住張家屯,年齡大概三十不到,家里有十來畝地,也兼賣瓜果。1899年左右,也就是平原一帶鬧“神拳”的時候,從山東茌平縣來了一個賣小雞的周姓漢子,周師傅在棗強縣流常鎮(zhèn)的鎮(zhèn)武廟開了拳場,當時也常表演“降神附體”,由此吸引了不少徒眾。王慶一最開始練的是五祖神拳,大概在這個時候,他也學會了神拳的那一套,并隨之成為當地的拳民領袖。
王慶一等人的活動引起了當地教民的不安,他們向當地政府請求保護,但棗強縣令凌道增對其要求未予理會,以至于后來王慶一等人氣焰囂張,以至于公然出入縣衙(后來凌道增也因為“縱匪不拘”而于次年被革職)。1899年8月20日,這天在陰歷為七月十五,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鬼節(jié)”,王慶一等人于當晚燒毀了故城縣大月莊的教堂。神甫任德芬向故城縣令投訴,但正當知縣準備召喚王慶一進行審問時,王慶一帶著數百人涌進縣城,反向知縣告狀說:“洋教士覬覦我們的財富,破壞我們的法律,煽惑群眾。他們的控訴的為了陷害我們。我們所以如此窮困,我們的天津所以如此混亂,都是這些洋人造成的,……我們要大人狠狠的攻擊他們。”
知縣沒有辦法,只得向他們解釋洋人傳教是條約規(guī)定允許的,由于法不責眾,他只能將王慶一等人加以訓誡后完事,至于教堂的損失則用官費重新建起,這事便算和平了解。官府處理的方式顯然是激發(fā)了王慶一等人的信心,以至于他們后來公然手持武器(當然主要是冷兵器)在鄉(xiāng)間威風凜凜的來回巡游,令當地的傳教士和教民們感到膽戰(zhàn)心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故城知縣之所以妥協(xié),主要原因在于他缺乏對付大批拳民的力量和有效辦法,而拳民們得以在鄉(xiāng)間橫行也證明了當時的基層政府已經失去了對當地局勢的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獻縣張家莊總堂的葛光被主教便向河間知府投訴,而直隸總督裕祿接到河間知府的報告后,隨后便派出一位負責洋務的官員陶式鋆前去處理。陶式鋆來到故城縣后想把王慶一帶到天津,但拳民們得訊后擺出一副要武力抗拒的架勢。在威脅之下,陶式鋆不得不放棄強行拘捕王慶一的計劃而只要求教民和拳民們“和平相處”,隨即便匆忙離開了故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