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00,北京的春天有點亂》教會為何讓人討厭(3)

1900,北京的春天有點亂 作者:金滿樓


從1856年到1899年的43年間,中國共發(fā)生重大教案700余件,天津教案是其中最典型也是影響最大的,類似的小教案還有很多。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中外雙方互不了解,加之外國人根據(jù)條約在中國享有一些特殊權(quán)利,譬如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他們不受中國法律的制裁而得到領(lǐng)事的保護,就連傳教士的寓所和教堂,中國方面也無權(quán)管轄,即使中國犯人逃到那里,官府不能去逮捕;更有甚者,官府賠給教民的損失也都由傳教士發(fā)放。有了這些特權(quán),部分外國傳教士為所欲為,任意包庇不法之徒,干涉詞訟,也就毫不奇怪了。

鴉片戰(zhàn)爭后,天主教各修會及新教各差會紛至沓來,在山東展開傳教活動。1888年,山東共有教徒16356人,大小圣堂120座,中西神甫20位。天主教各修會除之前來過中國的外,又有一些新建立的修會來到山東,其中最討厭的“麻煩制造者”是德國的圣言會,因為他們不但屢屢制造教案,而且為后來德國侵占膠州灣直接提供了借口,其對山東本就激烈的“民教”沖突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專制社會,儒家思想一直占據(jù)主流,而其他的傳統(tǒng)風俗習慣及佛、道、神巫等宗教和文化相互摻雜,由此形成了一個弱勢平衡。外國教會的貿(mào)然闖入,打破了這樣一種弱勢平衡,其引發(fā)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正如傳教士自己說的:“所有的中國人,只要他違背了他們國家的傳統(tǒng)宗教習慣,特別是祖先崇拜,(他)即將被認為是對祖國的背叛和對祖宗的忘恩負義?!?/p>

對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秩序的沖擊,加之“民教”之間的私人喜好及恩怨、因天災(zāi)人禍引發(fā)的貧富差距及赤貧化等方面因素,特別是德國侵占膠州灣后引發(fā)的外國侵略及其帶來的民族危機,這種沖擊的后果和一系列的懲罰往往會落在教民與教會的身上,因而在十九世紀末教案的層出不窮,在適當?shù)臈l件下,星星野火也就成了燎原之勢,最終無可收拾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