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美國路
2011年6月1日,在董事長宋鄭還的帶領下,“好孩子”集團的高管們前往美國,參加“好孩子”全球研發(fā)中心的工作年會。在美國入關時,一位美國移民局官員得知他們來自中國的“好孩子”集團時,一邊高叫著,一邊蹺起了大拇指:“Goodbaby?Good,very good!”看到美國朋友的欽佩舉動,宋鄭還開心地笑了。笑容中飽含著中國人的驕傲,流露著民族品牌的自豪。
“好孩子”集團地處江蘇省昆山偏僻的陸家鎮(zhèn),但就是從這個小鎮(zhèn)走出了全球童車大王,很多國際童車的標準都出自這個中國制造企業(yè)。
“好孩子”占據(jù)著美國手推童車市場的1/3,兒童自行車市場的1/2。2002年3月,美國《財富》雜志用7頁的篇幅刊登了對“好孩子”集團的報道,把“好孩子”的成長與崛起稱為現(xiàn)代中國的傳奇。當時,在美國,“好孩子”已經(jīng)連續(xù)4年保持美國市場銷量第一的紀錄。
1988年,好孩子集團的前身--陸家中學校辦工廠瀕臨倒閉,100多萬元的外債讓這個小廠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時任陸家中學校長的宋鄭還肩負著使這個病入沉疴的小廠起死回生的重任。一次偶然的上海訪問把宋鄭還帶入了童車市場。
回首創(chuàng)業(yè)歷程,撬開美國市場、走向國際化的經(jīng)歷一直為“好孩子”的高管層們津津樂道。
1995年,在占領國內(nèi)制高點后,“好孩子”就瞄準了美國市場。宋鄭還認為,打開美國市場是進入其他國家市場的重要基礎。但如何進入美國這樣一個沒有品牌就寸步難行的市場?這是一個比研發(fā)一輛童車更艱巨的任務。
起初,宋鄭還試圖自己在美國注冊品牌,獨立發(fā)展。但在長達兩年的運行過程中,幾乎是處處碰壁、顆粒無收。據(jù)“好孩子”集團美國市場部總經(jīng)理曲南回憶,“美國人認為,一家沒有資產(chǎn)、只代表中國國內(nèi)廠家銷售和研發(fā)的公司,是難以承擔法律責任的,所以他們對我們的反應都比較冷淡”。
初戰(zhàn)碰壁后,“好孩子”調(diào)整了戰(zhàn)略--與美國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造一個雙贏的新品牌。
當時,“好孩子”正好推出了新型嬰兒推車“爸爸搖和媽媽搖”。這款創(chuàng)新只是源于宋鄭還的一次不經(jīng)意的觀察?!爱敃r我在荷蘭的百貨商店,這個百貨商店人很少,顧客也少,很安靜,然后就進來一對夫婦,推著一個嬰兒車,這個小孩一進來就大哭大鬧,父母很著急,媽媽用車子往臺階上去撞,一撞一撞的,小孩就停止哭鬧了,但她停止撞以后小孩又哭了。當時我就想,應該有一種產(chǎn)品,小孩可以在上面搖一搖,那小孩又舒服,家長又方便,所以我就想做一個搖籃式的童車,后來我回來就把這創(chuàng)意交給了我們的開發(fā)部門,然后就做出來了有兩種搖法的嬰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