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的精神》目錄(1)

城市的精神 作者:(加)貝淡寧


001 推薦序

001 前言

001 耶路撒冷:宗教之城

當年輕人大量離開耶路撒冷時,令人不禁擔憂這里納稅人群體太小,無法滿足城市需要。我的一個學生說:崇拜上帝很好,但我們也需要公民?!睂嶋H上,這里提出的問題是:在沒有公民的情況下,公民精神可能存在嗎?

047 蒙特利爾:語言之城

用什么語言給蒙特利爾移民的孩子授課是引起社會沖突的原因。20世紀70年代中期,幾乎所有移民都把孩子送到英語學校,這可以增加經(jīng)濟機會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樣可以理解的是,這種做法引起說法語的蒙特利爾人的不滿,他們正在為自己語言社區(qū)的成員爭取平等的經(jīng)濟前景。

077 新加坡:建國之城

最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放松了對公民社會的控制,或許政府最終承認充滿活力的結(jié)社生活是愛國主義的真正秘密。家庭和國家之間中介的協(xié)會對愛國主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們打破了社會孤立,允許人們合作,發(fā)現(xiàn)了本來可能被忽略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觀。

117 香港:回歸之城

不是香港人不關(guān)心窮人,他們只是不相信國家福利總是或常常能保護他們的利益。過多的國家福利破壞經(jīng)濟發(fā)展。其實也存在其他方法保護窮人的利益,如利用普遍認同的家庭和社會關(guān)系。在這個意義上,香港自回歸中國以后“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加深或許與香港人的主流精神一致。

151 北京:政治之城

北京人有強烈的公民意識,這個城市充滿了國家的象征。所以對城市感到自豪也意味著對國家感到自豪,批評這個城市也意味著批評這個國家。無論如何,在北京發(fā)生的事具有更大的意義。無論政府高官還是著名社會批評家都住在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