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墨者墨》蘇白肉豆湯飯(2)

近墨者墨 作者:吳鴻


這道菜的發(fā)明人是一位姓王的大姐,冠以蘇姓,是因為她先生姓蘇。發(fā)明這道菜時她還在國營的一家餐館,不便署她的名。十年前以“蘇白肉”的名參加成都名小吃的評比,得了名小吃的獎,現(xiàn)在這個獎牌還在她簡陋的餐館里掛著。

她告訴我說,她曾在滇味餐廳工作,當(dāng)時是一級廚師。滇味餐廳也是成都的名店了,一直與陳麻婆豆腐店一墻之隔,幾乎與麻婆豆腐齊名了,一個滇字,讓它在四川沒有了地位。現(xiàn)在仍在營業(yè)中,主要是吃過橋米線。

這道菜是讓我一直充滿聯(lián)想的一道菜,當(dāng)我聽說她是滇味餐廳的廚師時,我是終于明白了她這道白肉為什么這樣做了。

煮到剛熟,是因為在過橋米線的滾湯里還有再次燙熟的機會,會更熟。不至于讓食客們覺得是生的感覺。在拌白肉里,用作料免去了人們生的疑慮。

切得薄,是為了在米線湯里迅速更熟,因湯在碗里,會冷卻得快。在拌白肉中,因為薄,肉就入味也快。

切得大片,因為在米線里,肉畢竟是配料,一般只有兩片,真是讓人感覺很實在,其實因為切得薄,量并不大。在拌白肉中也是同理,大片了也好看,也是她做這道菜的習(xí)慣使然。吃過滇味餐廳的朋友,想想看是不是這樣的。

既開店叫蘇白肉豆湯飯,那豆湯也應(yīng)是她店里的特色。的確不錯,家家都能做的爛豌豆肥腸湯,只是我懷疑她是把肥腸與豬蹄共煮,或是煮肥腸湯時加了豬蹄,我認(rèn)為只是豌豆的淀粉是不足以有那樣的黏合度,應(yīng)有膠質(zhì),因此想到了豬蹄而已。我問過王大姐,她不承認(rèn),或不愿透露,只能由我胡亂猜測了。

喔,差點忘了,地址在鼓樓北街。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日

《近墨者墨》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