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赫日當中(第2部)》大漠孤煙直:北征之路(1)

赫日當中:大唐帝國的擴張(第2部) 作者:醉罷君山


四、大漠孤煙直:北征之路

第二次北征的時間選定在高宗開耀元年(681年)的三月,這時是晚春,是有利于進軍的一個時節(jié)。史書上沒有記載這次出征唐軍出動了多少兵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少于第一次遠征。在第一次遠征中除了裴行儉直轄的十八萬軍隊之外,還有程務(wù)挺與李文暕兩路大軍共計十二萬人,而這次遠征中,程務(wù)挺、李文暕的兵團已經(jīng)編入裴行儉的直轄兵團中,沒有其他的協(xié)攻兵團。

右武衛(wèi)將軍曹懷舜與裨將竇義昭作為先鋒部隊,率先進入突厥作戰(zhàn)。曹懷舜剛邁出邊界,就打聽到了一個小道消息,稱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兩人正在黑沙北,而且隨身跟從的騎兵不足二十名。

曹懷舜聽到這個消息后,大喜過望,也來不及證實消息的準確性,便將部隊中老弱官兵留下,自己則親率精銳輕騎兵,急速奔往黑沙,企圖一舉將突厥最重要的兩名頭目生擒,搶得北征第一功。

可是這則情報來源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曹懷舜趕到黑沙時,發(fā)現(xiàn)這里一個突厥人的影子也看不到,倒是累壞了這些急行軍的騎兵。既然找不到敵人可以打擊,曹懷舜只得悻悻而回。

不過曹懷舜的運氣不錯,也沒有空手而歸,他在半途中正好遇上鐵勒族薛延陀部落的人馬南下,薛延陀自從在唐太宗時代被滅國之后,其部落一蹶不振,這次可能是受到突厥的恐嚇,準備歸附突厥人。遇到曹懷舜的唐軍之后,薛延陀部落首領(lǐng)改變了主意,索性向曹懷舜投降。這樣曹懷舜便撈得了一個大便宜,同時為裴行儉的遠征大軍清除了一個潛在的敵人。

既然找不到突厥的主力,曹懷舜便率軍南返,在長城以北附近,遇上了阿史德溫傅的突厥軍,雙方打了一場小仗。這只是試探性的戰(zhàn)斗,雙方傷亡都不大。這時第二梯隊的唐軍也越過長城,第二梯隊是李文暕及其裨將劉敬同統(tǒng)領(lǐng),與曹懷舜在橫水會師。

此時,自立為突厥可汗的阿史那伏念率主力兵團也出現(xiàn)在橫水附近,與阿史德溫傅的兵團會合,開始向唐軍發(fā)動進攻,這兩支軍隊,是突厥反叛的核心力量。

曹懷舜與李文暕馬上將軍隊組合成方陣,與突厥軍隊交戰(zhàn)。

此時曹懷舜部因為剛剛遠距離跋涉,兵疲馬困,戰(zhàn)斗力發(fā)揮不出來,打得十分被動,還好唐軍的方陣防御很堅強,突厥騎兵一時也找不到突破口。

唐軍且戰(zhàn)且退,突厥人緊咬不放,苦戰(zhàn)了一天。

就在突厥兵力傾巢而出時,其后方防衛(wèi)非常薄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