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宗棠評傳》01 古今第一上門女婿(3)

左宗棠評傳 作者:李連利


清嘉慶十七年十月初七日(1812年11月10日,為了照顧讀者習慣,無說明下皆為陽歷),在湖南湘陰縣東鄉(xiāng)左家塅村內(nèi)的一戶普通人家里,人們正焦急地等待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隨著一聲令人揪心的嬰兒蹄哭聲,左觀瀾的臉上顯露的不是興奮而是哀愁。雖然他的家庭被人稱做七代秀才之家,但秀才是沒有功名的,在鄉(xiāng)間常被稱為窮秀才。七代秀才之家的名頭,只能證明左宗棠家祖祖輩輩都是讀書人而已。

擺在左觀瀾面前的難題是:九口之家僅以48石米度日,本已捉襟,更何況又添一丁。母子都要補身子,營養(yǎng)必須要跟上。所以,左觀瀾跺了跺腳,“走,打工去!”。數(shù)日之后,左觀瀾便背起了行囊匆匆而去,帶著滿心的惆悵,懷著滿心的希望。

在那個時候,左觀瀾無法預(yù)料他的三兒子會給左氏家族帶來什么。左宗棠不僅為左氏家族贏得了無上榮譽,更讓左姓成為世人皆知的顯貴姓氏。

彼時的左家人員狀況為:祖父左人錦,字斐中,現(xiàn)家中養(yǎng)老照看孫子孫女,是位國子監(jiān)生。時年75歲,1817年過世。其祖母時年77歲,1814年過世。

父親左觀瀾,字晏臣(號春航),縣學廩生,教書為生。時年其父36歲。母親余氏,時年38歲。

左宗棠(字季高)和兩位哥哥左宗棫(字伯敏),左宗植(字景喬);三個姐姐。因左家在清代二百余年間都居于鄉(xiāng)間,沒有出過能人,所以左家盡管七代考取了秀才,但都沒有一人能夠鯉魚躍龍門。自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開始,左家三代教書為生。靠祖宗留下的田產(chǎn)租種過活,年產(chǎn)糧食48石。

為了改換門庭,左觀瀾對于左宗棠兄弟管教甚嚴,特別是長兄左宗棫自小便背負著長子的重擔,終日苦讀,與星辰相伴。二哥左宗植天資聰慧(被譽為湖南四大才子之一,另三位才子為:邵陽魏源、益陽湯鵬、郴州陳起詩),12歲時就考取了秀才,此后,便停滯不前。左觀瀾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日夜督促兩個兒子的學習。就在這時,大禍至。長子宗棫在1823年時染病去世,時年23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