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古代社會(huì)的政治組織(14)

白話本國史(精裝插圖本) 作者:呂思勉


此外又有“貢士”和“聘士”的制度?!抖Y記·射義》說:“……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xiàn)貢士于天子,天子試之于射宮?!薄栋谆⑼āへ暿科罚骸爸T侯三年一貢士者,治道三年有成也。諸侯所以貢士于天子者,進(jìn)賢勸善者也。天子聘求之者,貴義也?!试铝?,季春之月,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及其幽隱,諸侯所遺失,天子所昭,故聘之也。”這種制度,在古代的選舉法上,固然不占重要的位置,然而實(shí)在是后來進(jìn)用游士的根本。

古代貴族、平民都有學(xué)校,似乎很為文明。然而平民學(xué)校所教的,孟子說:“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膝文公上》。正和子游所謂“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篇》。一鼻孔出氣。嚴(yán)格論起來,實(shí)在是一種“奴隸教育”。貴族的教育,也含有“宗教臭味”。俞正燮說:

虞命教胄子,止屬典樂。周成均之教,大司成、小司成、樂胥,皆主樂。周官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皆主學(xué)?!勇吩唬汉伪刈x書,然后為學(xué)。古者背文為誦,冬讀書,為春誦夏弦地,亦讀樂書?!吨苷Z》召穆公云:瞍賦矇誦,瞽史教誨?!短垂吩疲捍蠊U業(yè),大功誦。……通檢三代以上,書樂之外,無所謂學(xué);《內(nèi)則》學(xué)義,亦止如此;漢人所造《王制》、《學(xué)記》,亦止如此?!豆镆汛娓濉肪硭摹毒有∪藢W(xué)道是弦歌義》。

原來學(xué)校是從明堂里搬出來的。明堂本來是個(gè)“神秘之地”。所以后來學(xué)校里的教科,還以“詩書禮樂”四項(xiàng)為限。禮樂是舉行“祭典”時(shí)用的,詩就是樂的“歌詞”,書是宗教里的古典。他的起源,大概如此;后來抑或有點(diǎn)變化,然而總是“不離其宗”的。所以貴族雖有學(xué)校,也教育不出什么人才來。所謂專門智識(shí),是《漢書·藝文志》所謂某某之學(xué),出于某某之官。見第十章第三節(jié)。專門的技能,則《王制》所謂“凡執(zhí)技以事上者,不貳事,不移官”都是世代相傳的。世官的不能廢,亦由于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