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有意義地“流浪”下去好嗎
圖書館的讀者忙著挑書,我忙著憧憬未來。
什么時候天下的好書都能免費贈閱啊?
誰來贈書呢?
國家,還是企業(yè),還是個人。
平日不是你忙,就是我不在。
我一直想跟你來一次“深談”。
我還在建議央視打造一檔《深談》節(jié)目。
在這樣一個什么都電子化的時代,一切都變膚淺了,很多事情,都說不清,做不透。
我受夠了,改變命運必須靠自己。
捧起書來就是讀,一讀幾十年,一看幾千本。不問結果,只管過程。
偶一回頭,免費贈書給大家的“民間流動圖書館”又干對了。
前兩天,國家圖書館六個同仁到民間流動圖書館調(diào)研。
我知道后,很高興,我覺得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其實,民間流動圖書館的更大意義更大價值不是我們贈出去了多少本書,而是它打破了全世界圖書館的慣有概念和格局,它給世界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利益大眾、更快促動全民閱讀的全新概念:贈書館、傳書館。將傳統(tǒng)圖書館的“借”和“還”的關系變成了“贈”和“傳”,“贈書與民,藏書于民”,將全世界所有的圖書館都變成了“傳統(tǒng)的圖書館”,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的圖書館”——贈書圖書館的新時代。
這就是民間流動圖書館存在的意義。
這兩天我總是在想“意義”這個詞,我覺得這個詞是最能改變世界的詞語之一。
這是一個最需要追求意義的時代,這是一個最不講究意義的時代。
我們的年輕人,我們的少男少女最不愛聽的就是“意義”和“價值觀”這樣的大詞,他們最受不了別人的說教,最不愛聽大話,所以他們越來越“少教”,越活越“小”,這樣的時刻,這樣的文章,本來不應該得罪他們,不應該得罪也許我為數(shù)不多的“粉絲”之一,可我若做不到徹底地無私怎么可能真正地幫到你呢?
盡管你很生氣,會罵我,但罵我又有什么用,你該罵的是自己,你一直對自己過于容忍、過于仁慈,所以最后成了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