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在朝鮮的日子(2)

袁世凱傳:一個日本記者三十年中國、朝鮮生活札記 作者:(日)佐藤鐵治郎


袁世凱被張謇排斥后,就把自己最初參軍的意愿告訴了吳長慶:“我不喜歡讀書,只喜歡軍事,并不是因為我敢于違背您的命令,而是因為如今處在一個競爭的世界之中,必須要學習可以戰(zhàn)勝萬人的計謀不可,難道僅靠讀書就能建立功名嗎?比如大人您,建立了卓越的功勛,又哪里是讀書的功勞呢?如果您不嫌棄我,我甘愿為您做個馬前卒。”吳長慶心里頗為認同袁世凱的想法,但是因為袁世凱年齡還小,沒辦法在軍中給他安排一個職位。

袁世凱的叔叔( 按:袁保齡 )時任旅順船塢炮臺的總辦,袁世凱于是去求他的叔叔,想著若能得到一些錢財,也可以回軍隊捐個官職。但是他的叔叔又命他回老家讀書,袁世凱大感失望,無奈之下,他拿了叔叔的一些錢財,捐了個同知( 知府的副手,正五品,因事而設,每府設一二人,無定員 )的小官,又返回來拜見吳長慶,他謊稱自己的叔叔也非常認同他的想法,并讓他仍舊投在吳長慶的門下。吳長慶于是給他安排了一個幫辦營務委員的職務,讓他在軍營中學習歷練,但始終沒有給他權力,僅僅是讓他掛個虛名而已。袁世凱經(jīng)歷了種種磨礪之后,以前的紈绔惡習改去了大半,為人處世的方法也有所改變。他頻頻結交吳長慶身邊的人,遇到事情也能幫著排解,因此,軍隊中很多人都稱贊袁世凱賢能,袁世凱也就可以安心地呆在軍營中了。

第二節(jié) 袁世凱,我看行

袁世凱真正置身軍界,是從朝鮮壬午之變的時候開始的。壬午之變發(fā)生的根源在于日清兩國政府之間的爭端,所以要了解袁世凱的事情,就必須先知道日本和清政府的交涉情況以及朝鮮變亂產(chǎn)生的原因。在日本的明治初年,朝鮮一味依賴清朝,堅持閉關自守的政策,不與其他國家互相往來。我日本國的君臣見東亞局勢艱辛,擔憂唇亡齒寒的事情發(fā)生,于是勸朝鮮變法自強,不要光有依賴的心理。清朝卻把朝鮮當做自己的藩屬國,對朝鮮的內(nèi)政進行干涉,但凡朝鮮朝廷的一舉一動,都必須和身在遠方的李鴻章商量。假使清政府真的能夠做到奮發(fā)圖強,加強軍事以抵御外敵入侵,那么清朝以上的做法還有說得過去的地方。然而清朝自己內(nèi)政不修,邊境缺少防備,自己國家的事都顧不過來,還夜郎自大,這就造成了日本和清朝政府在朝鮮問題上的意見大相徑庭。朝鮮一些有識之士感恩于日本的忠告,有了獨立自強的志向。而那些朝鮮的頑固者受到清朝的籠絡,仍然想依賴清朝,以小國侍奉大國為宗旨,兩個黨派的爭端也因此而產(chǎn)生。感恩于日本的忠告而省悟的是獨立派,奉行依賴清朝政策的是事大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