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歷史的灰影:吳起傳》第一章 幼年以及那個社會(14)

歷史的灰影:吳起傳 作者:石岱


第二,修齊治平的政治理想

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大學(xué)》,開宗明義提出了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肮胖髅鞯掠谔煜抡撸戎纹鋰?;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構(gòu)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xué)體系。

“至善”既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也是政治上的最終理想?!罢\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養(yǎng),“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政治實(shí)踐。通過道德修養(yǎng)實(shí)現(xiàn)政治抱負(fù),道德與政治水乳交融,正是儒家思想以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描述“治國平天下”宏偉藍(lán)圖的時候,接著講得眾、慎德、生財、舉賢?!暗帽妱t得國,失眾則失國”,故“治國平天下”者,應(yīng)做“民之父母”,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孕育著孟子“民本”思想的萌芽。要贏得民心,就必須“慎德”?!笆枪示酉壬骱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因?yàn)椤暗抡弑疽?,財者末也”?/p>

但“生財”也很重要。生財之道能使“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生財?shù)哪康脑谟诟幻?、得民,“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因此又必須反對“聚斂之臣”?!鞍俪酥?,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治國平天下者,不應(yīng)“以利為利”,而應(yīng)“以義為利也”?!爸螄教煜隆钡囊獎?wù)在于“舉賢”?!耙娰t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yuǎn),過也?!币e賢,首先要知賢、好賢、容賢,而后才能用賢。應(yīng)該做到“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shí)能容之”。而不應(yīng)“人之有技,娼嫉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之;俾不通,實(shí)不能容”。絕不能讓妒賢嫉能的“小人”擔(dān)當(dāng)治國平天下的重任?!靶∪酥篂閲?,災(zāi)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