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倉央嘉措(8)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作者:馬文戈


問問傾心愛慕的人兒:

愿否作親密的伴侶?

答道:除非死別,

活著永不分離。

這一段時光,倉央嘉措是快樂而忙碌的,學(xué)佛誦經(jīng)之余,總要忙里偷閑去那個小樹林里去等瑪吉阿米,那個給自己帶來無限靈感和美好的姑娘。而且,他忽然發(fā)現(xiàn),他仿佛真正悟得了那些復(fù)雜繁縟經(jīng)文里面的深刻教義。正如他在一首歌里唱道: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見與不見,我們都默然相愛,寂靜歡喜。倉央嘉措指的是什么?也許我們誰也說不清楚,是一見傾心的愛情,還是精妙天成的禪理?或許,我們已經(jīng)無需知道,我們只是知道,這一切感動了當(dāng)年的倉央嘉措,也正在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這是一種安靜的深情,在讀這首詩時,沒有人不被詩人質(zhì)樸、本真、熱烈、執(zhí)著的愛所感動;回味悠長的詩歌,似聽一曲天籟,我們一下子就被撥動了心弦。

因為,無論信與不信,佛都在乎一種因果;因為,從古至今,愛,也從來都是一種緣分。

可是快樂幸福日子總是那么短暫,他在巴桑寺的修行已經(jīng)結(jié)束,他們即將要帶著他回拉薩的布達拉宮坐床了。

邂逅相遇的情人,

是肌膚皆香的女子,

猶如拾了一塊白光的松石,

卻又隨手拋棄了。

倉央嘉措最后看了一眼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山水,家鄉(xiāng)的樹林,還有樹林中那銀鈴般燦爛生花的笑聲。他就這樣離開了巴桑寺,離開了錯那,亦如他多年前離開達旺的烏堅林,離開門隅。

倉央嘉措想起了自己寫的一首詩,這首詩已經(jīng)是拉薩人最熟悉的一首:

潔白的野鶴啊,

能否教我在天空翱翔?

我不會走太遠,

只要飛到理塘,

讓我在那里

眺望家鄉(xiāng)!

這一年他十五歲,從此往后,一直到二十四歲病逝于青海湖畔,他始終也再沒有機會回過故鄉(xiāng)一次。那個讓他念念不忘的故鄉(xiāng),也只能一次次在布達拉宮的帷幕之后和拉薩的街頭令回憶那令他魂牽夢繞故鄉(xiāng)。此時此刻,他心里一定在默默思念著那個騎著白牦牛的白衣少女,那個叫瑪吉阿米的姑娘。他在心中暗暗發(fā)誓,自己永遠也不會把她忘卻,不管走到哪里,去向何處,等他學(xué)成歸來,一定還是要回到故鄉(xiāng)來的。是的,他一定要回來的,他得回來尋找那個笑語如珠、笑靨如花的瑪吉阿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