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民歌語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摯細膩,確實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南朝民歌對后世的文人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比如李白,他的很多短詩,基本上就是學習南朝民歌的結(jié)果,其中《靜夜思》顯然就是脫胎于《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秋風入窗里”一篇。
四、經(jīng)典重溫
1.《歸園田居》
東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組詩一共五首,主要描寫陶淵明離開官場時的愉快心情,贊美躬耕生活和田園風光。選編的這首詩是《歸園田居》中的第一首,敘述棄官歸田的原因、歸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全詩以追悔開始,以慶幸結(jié)束,追悔自己“誤落塵網(wǎng)”、“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園田”、復(fù)“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對山林隱居生活的喜歡。
2.《西洲曲》
南朝民歌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也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篇章。全詩描寫了一個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xiàn)實到夢境,對鐘愛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讀之,讓人縈懷繚繞。
第三節(jié)
你所不知道的風流名士故事
一、望梅止渴
東漢末年,曹操常年在外帶兵攻打各路軍閥。有一次,時值盛夏,行軍路上又都是荒山野嶺。將士們頭頂烈日、腳踏黃土,一個個被曬得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很多士兵都支撐不住了。每走幾里路,就有人暈倒,顯然是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