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幸福三階段(2)

幸福的起點 作者:(美)阿爾伯特·哈伯德


第二階段的人每天在斗爭中生活,與神賜的靈魂掙扎,與世間的不平斗爭,與內(nèi)心的惡魔交戰(zhàn)。他相信自己天性邪惡,將內(nèi)心的魔鬼連同生命的重要目標消除得一干二凈。他將絕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抵擋誘惑”。他是禁欲者、節(jié)制者。他的大部分生活是消極,而非積極的;他認 為克制約束是每個人的職責。事實上,“職責”的想法對他而言永遠是強烈的。

第一階段的人們無法分辨對錯。第二階段的人們將對錯分離。在無經(jīng)驗者看來,第三階段與第一階段相似,因為第三階段的人們也不尋求對錯之分。他們認為罪惡的基礎是善良;對錯是相對的,能夠輕松轉(zhuǎn)換。第三階段的人們相信壞人心存善良甚于好人心懷邪惡。他們發(fā)現(xiàn),罪惡其實是被濫用的精力,只要加以教導,就不算徹底邪惡。

當然,我闡述的三個階段是略顯武斷的分類,三個階段有或多或少的重疊,人們可能今天還處于一個階段,明天就變成了另一階段。第一、第二階段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只要留意觀察,就能輕易發(fā)現(xiàn)。第三階段沒有明確的定義,這類型的人通常不為最親近的人所知。無經(jīng)驗者常常將其與第一階段的人歸為一類——他們被打上“異教徒”的烙印。但是你不必因此苦惱,如果你讀過歷史,就知道“異教徒”通常擁有信仰。

當同伴斷定他遠遠落后時,其實他遙遙領先。

真正處于第三階段的人相信一切宗教與神明。他與所有教派產(chǎn)生共鳴,卻不屬于任何一派。他認為一切宗教都是在尋求幫助,祈禱光明,不同的教派僅僅代表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他認為人皆存善,人們心目中的“神”是自己希望達到的最高境界。神即最好的自己,惡魔即最壞的自己。

然而智者不會無端指摘信仰的多樣性與教派間的沖突。就自己而言,他更偏愛聯(lián)合而非分裂人類的宗教。他明白宗教派別代表著人類曲折向前、向上發(fā)展的階段。所有教派都動蕩不安,但所有教派都極力對某一類型的人們給予援助。鳥類換羽毛,是因為它們不斷成長,擁有更好的羽毛;因此總有一天,這些同樣的“正統(tǒng)教派”的信徒將欣喜地改變曾經(jīng)為之捍衛(wèi)的觀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