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不是任憑他人驅使的工具(3)

暗示:喚醒潛能的力量 作者:金圣榮


(2)期待結果最終實現的可能性越大,羅森塔爾效應實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羅森塔爾指出,參與者在整個事件的過程當中,會對任務難度進行一個主觀方面的估量。假如他認為目標是容易達成的,那么羅森塔爾效應形成的可能性也就比較高了。具體到法爾特的事例上,他就是給了他人過于不切實際的承諾,這就導致了別人很難對此產生信任。換句話說,法爾特這個牛皮吹得太大了,和現實相去甚遠,假如他能夠將這個謊話說得更貼近事實一點,或許一切就將會是另外一番場景了。

雖然從表面上看,羅森塔爾效應完全脫離了現實依據,但是當我們認真分析這些離奇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就會發(fā)現實際上每一個現象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信息發(fā)布者必須要擁有一定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他發(fā)布出來的信息需要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有了以上兩個條件之后,羅森塔爾效應發(fā)揮作用的可能性就很高。

當然,羅森塔爾教授同時也指出,在具體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這一個效應遵循著一個具體的內在規(guī)律:先是期待者對期待對象產生了美好的憧憬,并且模擬出具體的期待結果;隨后,期待者對這種期待結果付出具體的行動,比如鼓勵、贊美被期待者等。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期待者在接收到積極的信號之后,同樣也作出了類似的努力,他內在的潛能也就會被激發(fā)出來,最后達到了和期望者一致的效果。簡單說來,這就是一個“憧憬——期待——行動——感應——接受——感化”的過程, 其中前三個主要是從期待者角度來分析,而后面三個過程則主要集中在被期待者身上。

總體而言,神奇百變的羅森塔爾效應是經得起推敲考證的,它的應用范圍絕對不僅僅局限在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之間??梢哉f,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都可以看到羅森塔爾效應的影子。但與此同時,羅森塔爾效應有著嚴格的觸發(fā)條件,它也不是任憑他人驅使的工具,這一點從印度醫(yī)生法爾特身上就可以看到。羅森塔爾效應用得好,就可以“一本萬利”,但如果運用不當,那么主持全局的策劃者就需要面對被視為“騙子”的結局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