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宏撒·尤迦南達在他的聞名于世的著作《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中,記敘了自己的生活。那為什么還要再來一本關于他的傳記?答案很簡單,他是如此謙遜,在他的書里,讀者只能從他對待生活中種種事情的完美態(tài)度,來體會作者精神的偉大。我在1948年讀了《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并沉浸在其完美之中。于是我立刻坐車開始了橫跨美國的征程:從紐約到洛杉磯。那正是在我已經(jīng)為尋找心中的上師幾乎絕望的時刻。見到尤迦南達的時候,我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成為您的信徒”。與其初見,他便接納了我。蒙其恩澤,作為他的貼身弟子,我陪他走過了他生命最后的三年半光陰。
這是一本圣錄傳記(那種常常理想化、偶像化的圣人的傳記)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將不遺余力地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我的上師的真正偉大之處。但如果,你認為圣錄傳記意味著溢美之詞,充滿了光鮮的形容詞和無數(shù)的傳說,這樣的作品更應該被歸為神話的話,那么本書肯定不屬此列。我會與你分享我所知道的,我從這位導師口中所聽到的(是的,他確實是一位精神導師,但他從來未曾輕易地這樣說過自己),我自己所經(jīng)歷的,還有我所真誠地相信的—因為這是我聽到其他與他親近的人所述,而且在我看來,是可信的。
本書的優(yōu)點在于,它是基于第一手資料而寫成。我不是一個歷史學家。毫無疑問,隨著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尤迦南達的一生變得越來越為世人所知,真正的歷史學家們遲早會加入記錄他的行列之中。這本書不會站在歷史學家的視角,但它與大師的密切程度,卻是歷史學家難以比擬的。
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為,尤迦南達的一生將產(chǎn)生重大的世界影響,甚至可以說,將改變歷史的進程。我希望在本書結束時,至少會讓你信服,我的這種信仰有著充分的理由。
我不會在這里重現(xiàn)《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中的故事,盡管我可能涉及其中的一些。我不講述這些故事,是因為尤迦南達應該獨自享有他所述的故事:復述它們是對他的一種侵犯。然而,還有許多其他的故事,永遠不會在他的書中出現(xiàn)—那些關于他自己的,而他沒有告訴公眾的,因為他不會也不想暢談自己的故事。事實上,雖然他的書是一本自傳,它在某些方面更多的是關于他人而不是自己。同樣,他的書主要是關于別人的回憶錄。
那么,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告訴你或他人,尤其是我,是如何看待尤迦南達的。我想告訴你,帕拉宏撒·尤迦南達的一生,遠非僅是一個謙卑的信徒有幸遇到一位圣賢,而如登山般步履蹣跚地到達領悟的頂峰。事實是,并不是每一個信徒,在進入靈性的道路上,都能有幸體會到這樣崇高的精神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