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 歷程--歷史進程(2)

歷史研究導論 作者:(英)邁克爾·斯坦福


更通俗的看法,則是把歷史看作發(fā)展過程。如今這個觀念表示的是,一事物從開始以來展現(xiàn)的演變或結果。然而它發(fā)展的是什么?是慈善、勇氣、智慧、美感嗎?人類素來皆能在這方面有所表現(xiàn)嗎?它們在今世是否較從前更顯而易見呢?顯然不是如此。

自達爾文以來,人們通常以進化的形式來理解發(fā)展。這種理論意指持續(xù)復雜化的過程,并包含有不可避免性與不可逆轉性。19世紀思想家中,許多人很快將達爾文學說應用于社會,并試圖從人類故事中考察適者生存的痕跡。不幸的是,此舉曾導致若干民族(通常是有色民族)地位低落,白人甚至僅僅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處于頂尖地位。種族主義的影響長期玷污文學與政治,歷史也為之蒙羞。See,for example,C.Parker(1990),ch.2.其實,自五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首次出現(xiàn)以來,并無任何證據(jù)足以證明人類體質(zhì)曾有所進化。真正涉及進化的是科技(technology)。至于適者生存說,如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表明,僅適用于各種觀念之中,即讓各種觀念能在無偏好、無特權之下公平競爭,以使最佳者獲勝。如此,人們可期望在停止殺戮的同時獲得進步。

進步

什么是進步?是否如同眾人所信,人類故事就是穩(wěn)步前進的故事?進步代表改善,也就是說變得更好。所謂更好又來自何種觀點?如果歷史就是進步的故事,是否意味一切事物都有所進步?抑或僅是部分事物有所進步?如果只有部分事物有所進步,則改進之處是否多于退步之處?進步是呈持續(xù)狀態(tài),還是其間有停頓、有躍進?是否曾經(jīng)有過倒退?進步是遍及各地,抑或僅見于部分地區(qū)?倘若過去果真是進步的,則其得益于人為,還是來自超自然力量--神明、命運或絕對權威?進步得以實現(xiàn),是必然現(xiàn)象,抑或僅是巧合?更重要的是,進步是否會永遠延續(xù)?

探究上述問題自有其價值,因為,誠如某位歷史學家所堅信的,“近代人類觀念之中,進步是人類賴以為生的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我們幾乎可視其為“近代的一種宗教,抑或宗教的代替品”。Pollard(1971),p.13.若對進步說持懷疑的態(tài)度,也是可行的。比如說環(huán)境狀況,歷經(jīng)50個世紀后,污染是否降低?文學呢?索??死账梗⊿ophocles)、柏拉圖(Plato)、荷馬(Homer)、維吉爾(Virgil)、但?。―ante)、奧古斯?。ˋugustine)、莎士比亞(Shakespeare)等,難道已經(jīng)被近現(xiàn)代同行超過?道德又如何呢? 如今比基督教義抑或比早其數(shù)百年的猶太先知、佛陀、孔子、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等的教義更高明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