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達爾文錯了嗎?(2)

世界之戰(zhàn):科學與靈性如何決定未來 作者:(英)倫納德·蒙洛迪諾


進化論被那些狂熱的無神論者當做徹底擊敗宗教觀點的工具。但是無神論者的這場論戰(zhàn)已經(jīng)是歷史了,現(xiàn)在進化論已讓我們離神越來越近。達爾文也許找到了適合于其他物種的完美進化機制,但它卻并不適用于人類。當山地大猩猩為食物和交配權(quán)而戰(zhàn)時,肯定會有一些要比另外一些更成功。這樣作為征服者的雄性大猩猩會將它們的基因遺傳下去,而那些臣服者就只能滿心妒忌地坐在旁邊。長得較高的樹木能得到更多陽光,而較矮的樹木卻只能在大樹的樹蔭下慢慢枯萎。但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并不只有適者生存的原則。我們會為他人提供食物,我們會照顧弱者,會給他們和強者一樣的機會將其基因遺傳給后代。當我們學會了保護我們的基因以抵制自然力量時,即使是已經(jīng)退化的基因,達爾文的進化論機制已經(jīng)無法適用于人類了。小羚羊和小丑魚不會在浴室鏡子上貼上這樣的提示:“今天要記得進化哦!”對于這些動物來說,進化是自動的,但我們卻不是。

靈性學是更高形式的進化,或者最好被描述成為“超生物學”。人類的進化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比如尼安德特人和直立人,在180萬年前就已經(jīng)為進化作著準備。當他們用燧石打制石斧的時候,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當你醒來時,除了想吃和繁衍后代的欲望,你還有其他的欲望,此時你就已經(jīng)開始選擇X,放棄Y。有意識的決定讓未來變成了一系列的選擇。尼安德特人已經(jīng)先進到將死人埋葬在巖洞的墓穴里,一些證據(jù)表明,尼安德特人會用裝飾物去打扮死去的族人?;蛟S對他們而言這是一種美的體現(xiàn),或是對死者的尊敬,甚至體現(xiàn)了一種神圣感。

然而現(xiàn)代進化論者卻依然以為我們還處于自然界的最初狀態(tài),但即使是最初狀態(tài)也并非那么簡單。生存本身就是復(fù)雜的,就像一幅工藝復(fù)雜的精美掛毯,即使對于低等動物也是如此。企鵝在近3 600萬年里一直都是生活在水里,而不是飛在天上。從進化論的角度,企鵝學會了潛水尋找魚類確實是了不起的進步,而最初的企鵝身上長有褐色或灰色的羽翼(這是通過研究企鵝化石的色素細胞得到的結(jié)果)。那為什么企鵝會變成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樣子呢?進化論者只有一個答案:競爭優(yōu)勢。但是最初的企鵝有5英尺高,體重是現(xiàn)在的帝企鵝的兩倍。那它們?yōu)槭裁磿冃∧??這也是競爭優(yōu)勢導(dǎo)致的結(jié)果嗎?進化論者只能用相同的方式來解釋任何變化,因為他們的關(guān)注點只有生物的食物和繁衍競爭。

但是生物并不只會為了生存而相互競爭,它們也會通過互利共生關(guān)系相互合作。生活在深海熱泉附近的多毛蟲能在沒有腸子的情況下生存,是因為一種具有消化功能的細菌,而這些細菌又可以從多毛蟲身上得到硫化氫或甲烷。我之前提到的小丑魚進化出了一種黏液,可以保護它免受??卸居|角的傷害。小丑魚利用??挠|角作為庇護所,讓自己免受捕食者的傷害,作為回報,小丑魚可以通過自由進出于???,吸引其他魚類靠近,增加海葵捕食的機會。因此,說進化唯一的驅(qū)動力就是競爭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

同樣錯誤的還有所謂的自私基因?;蚶碚摬坏貌徽业揭粋€答案來解釋為何進化更偏向于死亡而不是生存。生存并不是生物的唯一目的。蜜蜂腹末長有螯針,用于保護它們的蜂巢,但當它們使用螯針對付敵人時,常常因為用力太大,會將一部分內(nèi)臟也拉扯出來,這樣蜜蜂就會死亡。你無法將這種自我犧牲也解釋為是為了生存,因為蜜蜂死了。因此進化論者必須往回退一步,是蜜蜂的基因而不是單個的蜜蜂在為生存而戰(zhàn)。或者更具體地來說,是蜂王的基因必須要生存,這樣較低等級的蜜蜂就為了整體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一解釋也同樣適用于雌性蜘蛛,它在與雄性蜘蛛交配時會咬掉對方的頭。當然,這也適用于漂浮在海上的魚卵,它們?yōu)槠渌聂~類提供食物,但自己卻沒有機會被孵化。如果有100個魚卵被孵化成了小魚,而有100萬魚卵死了,這種魚的基因依然還是會延續(xù)下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