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兩種視角下的世界觀(5)

世界之戰(zhàn):科學與靈性如何決定未來 作者:(英)倫納德·蒙洛迪諾


倫納德——科學視角

人類的精神越向前發(fā)展,我就越是堅信真正的信仰之路不在于對生命和死亡的恐懼,也不在于盲信,而在于對理性知識的努力追求。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孩子們總是認為一切都圍著他們轉(zhuǎn),其實整個人類也曾這樣認為,總是覺得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一切都是圍繞著我們旋轉(zhuǎn)。從古到今,人類一直都對宇宙充滿著好奇心,然而在人類歷史上的大多時候,我們卻缺乏了解宇宙的工具。人類生來就是一種富于創(chuàng)新和想象力的動物,我們不會因為缺乏工具就止步不前,因此我們就會憑空想象出很多景象,但它們卻并非基于現(xiàn)實,而只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以迎合我們的需求。我們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愿意相信正義可以戰(zhàn)勝邪惡;有一股更為強大的力量正注視著我們,人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因某種原因來到這個世界。這些古老的宇宙觀正是因其迎合了我們的需求,從而讓我們得到了某種心理安慰。宇宙如何誕生?生命緣何而起?人類從何而來?古老的傳說和宗教觀讓很多人相信人類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而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現(xiàn)在科學已經(jīng)可以解答人類存在的諸多根本問題??茖W給出的答案源于觀察和實驗,而非人類的偏見和欲望。它符合事實,基于真實的自然,而非我們所希望的自然。

宇宙總是令人驚嘆,這對那些懂得了一些宇宙知識的人來說尤其如此。我們對宇宙了解得越多,它就顯得越發(fā)神奇。牛頓曾說過,如果說他比別人看得更為遠些,那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F(xiàn)在我們就可以站在那些偉大科學家的肩膀之上,去了解更為深入、更為神奇的宇宙真相?,F(xiàn)在我們知道了人類和地球是源于物理學原理的自然現(xiàn)象。我們的祖先覺得夜空神奇無比,但要是他們能看到恒星在幾秒之內(nèi)就會爆炸,其光芒要比整個星系還要奪目,他們就更會對宇宙充滿敬畏?,F(xiàn)在科學家既可以用望遠鏡去觀察數(shù)萬億英里之外的類似地球的星球,也可以用它去觀察宇宙的內(nèi)部,比如,一個小小的斑點就由數(shù)百萬原子構(gòu)成。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地球只是眾多星球中的一個,人類是由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我們并不希望邀請他們到我們家里來做客,但他們確實是我們的祖先)??茖W向我們表明宇宙是浩瀚的、古老的、美麗的、奇異的,有著無限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此,黑洞會讓時間停止,有意識的生命源于幾種礦物質(zhì)。在如此浩渺的宇宙中人類或許顯得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作為無數(shù)無意識原子集合體的我們可以研究人類的起源和宇宙的本質(zhì)。

迪帕克覺得科學解釋過于簡單,軟弱無力,將人類簡化為原子的集合體,與宇宙其他物質(zhì)毫無區(qū)別。然而相比削弱不同國家特有文化的宗教觀點而言,科學知識要做得好很多。事實上,宗教所宣揚的人類特點——情感、直覺和對權(quán)威的服從同樣也可以從其他靈長類動物,甚至更為低級的動物身上找到。但是,猩猩無法推算出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shù),獼猴也不會仰望星空,去思考星球的運行軌道為何是橢圓形的。而只有人類才能進行神奇的思考和推理過程,這被稱為科學;也只有人類才能了解自身,了解宇宙的誕生,發(fā)現(xiàn)構(gòu)成人類的原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