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2)

警世通言1 作者:馮夢龍


我有子時做你婿,你有女時伴我眠。你依此誓時,我死在你后;我違此誓時,你死在我前?!比粢赖眠@詩時,人人都要如此,誰是呆子,肯束手相讓?就是一時得利,暗中損福折壽,自己不知。所以佛家勸化世人,吃一分虧,受無量福。有詩為證:得便宜處欣欣樂,不遂心時悶悶憂。不討便宜不折本,也無歡樂也無愁。

說話的,這三句都是了。則那聰明二字,求之不得,如何說聰明不可用盡?見不盡者,天下之事;讀不盡者,天下之書;參不盡者,天下之理。寧可懵懂而聰明,不可聰明而懵懂。如今且說一個人,古來第一聰明的。他聰明了一世,懵懂在一時,留下花錦般一段話文,傳與后生小子恃才夸己的看樣。那第一聰明的是誰?吟詩作賦般般會,打諢猜謎件件精。不是仲尼重出世,定知顏子再投生。話說宋神宗皇帝在位時,在一名儒,姓蘇名軾,字子瞻,別號東坡,乃四川眉州眉山人氏。一舉成名,官拜翰林學士。此人天資高妙,過目成誦,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風流,勝曹子建之敏捷。在宰相荊公王安石先生門下,荊公甚重其才。東坡自恃聰明,頗多譏誚。荊公因作《字說》,一字解作一義,偶論東坡的坡字,從土從皮,謂坡乃土之皮。東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币蝗?,荊公又論及鯢字,從魚從皃,合是魚子;四馬曰駟,天蟲為蠶,古人制字,定非無義。東坡拱手進言:“鳩字九鳥,可知有故?”荊公認以為真,欣然請教。東坡笑道:“《毛詩》云:‘鳴鳩在桑,其子七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