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一定很聰明”與“你一定很用功”(2)

天才的基因 作者:(美)戴維·申克


戴維·哈伯斯塔姆寫道:“所有頂級運動員都是被逼出來的。沒有人能記得北卡羅來納大學有過多少球員,除非他是迄今為止在社區(qū)、高中以及最后的高中聯(lián)盟中最用功的孩子,喬丹自己證明了他是所有人中最積極的一個。”在一個以忠誠和奉獻聞名的大學中,喬丹以一股“拼命三郎”的勁頭給北卡羅來納大學籃球教練迪恩·史密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熱切的求勝欲與日俱增。大二開學之后,同伴們看到的是另外一個自信、狂熱的家伙。哈伯斯塔姆寫道:“即便是在練習比賽中,喬丹也表現(xiàn)出了人們不常有的求勝欲望。比賽的時候有這種情況:如果教練不在場,球員就轉(zhuǎn)而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打球,以加強優(yōu)勢和避免暴露自身的根本缺陷。但是,喬丹一直以來都在加強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努力將其提高。種種跡象表明,喬丹一直渴望成為最優(yōu)秀的人?!笔访芩菇叹毎l(fā)現(xiàn),練習的時候,喬丹一直在所有比賽中獲勝,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五對五。因此,他開始調(diào)整球員搭配——為了讓喬丹更加努力地贏得比賽,被分配與他搭檔的隊友越來越弱。這種訓練方法讓喬丹變得更強大。大三結(jié)束后,史密斯意識到他再也幫不上喬丹什么了,于是他讓喬丹離開大學進入美國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NBA)。

所有成功的成年人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能夠意識到進步的過程中有多少是在他們的控制之下的。這也是20世紀90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在對一些小學生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在他的核心實驗中,德韋克(當時在哥倫比亞)讓400個8年級學生完成一組相對比較簡單的謎語,然后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中的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對其智力的表揚,評語是這樣的:“你一定很聰明!”

第二組的學生因努力而得到了這樣的表揚:“你一定很用功!”

然后,每組兒童都獲得了參加一兩個后續(xù)測試的機會;這種測試可以是一組比較容易的謎語,也可以是一組比較難猜的字謎(老師告訴他們,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有超過1/2的因智力受到表揚的孩子選擇了簡單的謎語。

約90%因用功受到表揚的孩子,選擇了更難猜的謎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