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與長期存在的迷思相反,莫扎特在事業(yè)上的成功很好地驗證了這一新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早熟的孩子,同時又是一名尚沒有達到成年人水平的音樂家,莫扎特身上那個偉大的作曲家在隨著時間緩慢而穩(wěn)步地成長,“那些認為我的音樂作品是輕松得來的人,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蹦厮坪跏菫榱岁U述這樣一個準確的觀點,親筆給父親寫了一封信:“沒有人在作曲時能像我一樣花費如此多的時間?!?/p>
莫扎特小時候練習作曲的情形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早期的表現(xiàn)已經非比尋常。事實上,他較早的作品只不過是在模仿別的作曲家。據坦普爾大學的羅伯特·韋斯伯格稱,他最早寫于11~16歲間的7首鋼琴協(xié)奏曲中,“沒有什么是原創(chuàng),或許都不應該貼上莫扎特的標簽”。為了演奏小提琴及其他樂器,他基本上是在改編別人的作品。
過了大約10年時間,莫扎特在貪婪地吸收了許多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之后,才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批評家認為他在時隔第一部交響曲之后10年完成的《29號交響曲》,才是奠定他的地位的第一部作品。他第一部偉大的鋼琴協(xié)奏曲普遍被認為是9歲時創(chuàng)作的《第9鋼琴協(xié)奏曲》,其實這已經是他第271部完整的作品。他的第一部歌劇杰作《伊多梅紐斯》,創(chuàng)作于3年之后,是他的第13部歌劇。
近期,10 000個小時的針對性訓練現(xiàn)象引起了媒體的重點關注,同時也被誤讀,變得混雜不清。不知為何,批評家將其視做一種聲明,似乎每個人只要訓練夠10 000個小時就能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從來沒有哪個從事專門領域研究的嚴肅研究人員作出過這樣的聲明。艾瑞克森和其他人也只是發(fā)現(xiàn)10 000個小時左右的針對性訓練,似乎是達到非常出色的一個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