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展開靈性追求的人來說,神成為一種象征,代表的是個人所尋求的真理。這一向內(nèi)的追求,旨在達到自覺、解脫或開悟,而對經(jīng)歷過這種神秘經(jīng)驗的人來說,生命更有意義也更為豐盛。
我相信宇宙有絕對真理,我注定了要去追尋,并以科學、哲學及靈性作為引導。然而,馬克卻抱持懷疑的觀點:“依我的看法,科學比起哲學與神學更可靠也更奧秘。因此,對我來說,神是一個象征而非事實。但我認為,對神的追求是一種高貴的探索,而對神的存在提出質(zhì)疑則是這一探索中極為關(guān)鍵的部分。人們談起自己的靈性追求,不論是基本教義派、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還是神秘主義者的追求,我對此都深感興趣。在人們的信與不信中,我都看到了真理與價值,正因為如此,我成為了一個人文主義者與多元主義者。但對于‘我是誰’以及‘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這類問題,這些名詞卻無法提供任何解答。事實上,我壓根不喜歡分類與標簽,因為這只會在人與人之間制造武斷的分界線。
“依我的看法,真正重要的是在相信神或不信神之間做出選擇。還有更重要的,則是如何待人接物。一個人若能因信神而變得仁愛、慈悲與更能接納,那便是好的。如果拿自己的信仰去制造歧視,我就無法茍同。
“何況我對人類有信心,相信每個人都能夠撇開自己的宗教與政治信仰,負起責任,營造合乎倫理道德的生活,與他人和平相處。只要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天下就太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