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舜仁:蔣介石在臺歲月(1)

臺灣往事 作者:鳳凰書品


第一章

應舜仁:蔣介石在臺歲月

講述人 應舜仁

應舜仁,蔣介石侍衛(wèi)。1927年生于浙江永康,1945年當兵離開家鄉(xiāng),在南京總統(tǒng)府儀仗隊就職。在蔣介石夫婦身邊工作38年,親眼見證了蔣介石的最后歲月。退休后從事寫作,先后發(fā)表政論文章臺灣歹戲拖棚幾時休 再說臺灣歹戲拖棚幾時休三說臺灣歹戲拖棚幾時休  草山行館一把火——誰點火焰?等。

講述人 郝柏村

郝柏村,『國軍一級上將』。1919年生,江蘇鹽城人,黃埔軍校第十二期炮科畢業(yè),親歷抗日戰(zhàn)爭,參與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zhàn)。1965年任『總統(tǒng)府侍衛(wèi)長』。后任『陸軍總司令』,1981年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等職。1993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副主席。退休后多次到大陸參觀、訪問。

蔣介石(1887—1975),名中正,浙江奉化人。

生于溪口一個鹽商之家,幼年喪父,20歲入保定軍官學校,次年赴日留學,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后,回國追隨孫中山。

1924年,任黃埔軍校校長兼粵軍參謀長。1926年,任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革命軍總司令,成為國民黨繼孫中山之后第一個真正全面繼承其地位的黨、政、軍領導人。

1928年領導北伐戰(zhàn)爭取得勝利,形式上統(tǒng)一中國,出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任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同盟國中國戰(zhàn)區(qū)最高統(tǒng)帥。

1948年5月,蔣介石就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敗退臺灣后,歷任“總統(tǒng)”及國民黨總裁。國民黨戰(zhàn)敗后退守臺灣。1975年4月5日于臺北市郊士林官邸病逝,享年88歲。

曹景行:1975年4月5日,清明節(jié)的午夜時分,88歲的蔣介石在臺北士林官邸去世。那天晚上,當應舜仁聽到樓上傳來的宋美齡和蔣經(jīng)國的哭聲,他禁不住渾身顫抖,茫然無所適從。從南京到溪口,再到臺北,蔣介石當政、下野,又再次上臺,在風風雨雨、起起落落的30多年中,應舜仁始終作為侍衛(wèi)官隨侍在他的身邊。

應舜仁在蔣介石夫婦身邊工作了38個年頭??箲?zhàn)勝利之后,作為南京總統(tǒng)府儀仗隊的一員,他每天和戰(zhàn)友們立正、敬禮,目送蔣介石的車隊緩緩開過。那時候,蔣介石的警衛(wèi)人員分為外勤部隊和內(nèi)勤部隊。身穿軍裝的應舜仁屬于外勤部隊,也被叫做軍衣部隊。

1954年1月,國民黨到達臺灣的第五年,應舜仁終于脫下軍裝,換上了淺色的中山裝,成為蔣介石身邊的一名便衣侍衛(wèi),也因此,他有了第一次和蔣介石單獨談話的機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