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中國大陸的當代裸體主義實踐(2)

裸體主義者 作者:方剛


事實上,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華南與華東地區(qū)的裸體主義實踐結束之后,裸體主義的實踐在中國公眾的視野中便銷聲匿跡了,但并不等于其實踐的完全缺失。在一些特定的地區(qū),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種徹底排斥性、身體等話語的極端政治氣氛下,裸體的實踐仍然存在,比如一些具有較強民俗色彩的裸體。

對裸體的排斥,來源于對性的極端排斥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下,裸體被與性聯(lián)系在一起,性被污名化,裸體也便被污名化了。而到了20世紀末,裸體多次成為中國大陸社會的公共話題,挑戰(zhàn)人們既有的價值觀。比如1987年11月,《裸體藝術論》的出版;1988年12月,北京《油畫人體藝術大展》開幕,18天中,約有22萬人參觀;以及《畫魂》《紅櫻桃》《紅河谷》等影片中的裸體鏡頭;2004年前后湯加麗多部人體寫真集的出版,2011年初“人大裸模”蘇紫紫事件,等等。這些都將裸體一次次提到公眾的視野中。針對裸體的去污名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我們不能忽視這些事件的出現(xiàn)。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裸體事件的活躍,比如公共裸體攝影、裸體的行為藝術、裸體表演,甚至包括私人在公共場所的“裸奔”,等等。關于公共裸體與裸體主義的區(qū)別,我們已經在第一章進行過討論。雖然二者有很大不同,但公共裸體的活躍,提供了一個關于自由使用身體的社會輿論,有助于人們對“裸”脫敏,對相對“不張揚”的裸體主義更加包容。

媒體報道過的一些重要的公共裸體事件,比如:2001年5月17日,女畫家何成瑤在長城即興脫掉上衣,創(chuàng)作行為藝術作品《開放的長城》;2003年9月20日、21日,重慶人體模特大賽決賽,參賽選手全裸上陣;2003年11月,《民工同志》當代藝術展在北京展出,作品由200多名赤裸上身的民工組成;2005年4月,41名藝術系大學生在成都郊區(qū)的一處草坪上露天全裸,用身體組成電子郵件符號“@”;2006年5月14日,國際裸體日當天,在北京與河北交界的潮白河邊,5位畫家村的藝術家和一位大學生先后裸體爬上河邊一座沙山的峰頂,他們高舉雙臂,大喊:“享受陽光!”;2006年9月,常州技術師范學院藝術設計系副教授莫小新在“人體藝術與人性意識教育”教學研討會上脫光衣服現(xiàn)場向學生講解;2006年9月30日,詩人蘇非舒在一次詩會上裸體朗誦,被主辦方叫?!送猓€有一些影響很大但最終失敗的公共裸體事件,比如2004年9月,武夷山“千人裸體攝影周”,事先聲勢非常大,而最終無一人裸體到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