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對以上這些概念的認識,筆者認為,在進行翻譯的時候,最能體現(xiàn)出二者核心精神與差異的譯法,也許是應該將Nudism譯為裸體實踐,而將Naturism譯為裸體主義。
與Nudism和Naturism這兩個詞相對應的,還有Nudist和Naturist。曾經(jīng),裸體主義者自稱為Nudist。但是,1961年,英國的一個裸體主義者的年度會議上,與會者一致認為:被稱為Nudist是不恰當?shù)?,而應該被稱為“認為裸體有益身心的人”,即Naturist。
筆者個人的看法是,Nudist可被譯為裸體實踐者,而Naturist則應被譯為裸體主義者。
這一譯法的提出,也是基于我對中國裸體實踐者的長期觀察和認識的結果。
“裸體主義”本身體現(xiàn)著一種哲學的價值觀,但至于對于絕大多數(shù)熱愛裸體的普通中國人來講,這是他們沒有思考到的,便常聽到參加相關聚會的人“聲明”:“我只是喜歡,很自然的事情,不是什么主義。”而且“主義”在漢語中具有特別的含義,至少中國大陸地區(qū)的人們在聽到“主義”時更多想到的是“社會主義”、“馬列主義”這樣具有政治色彩的詞匯,而非“理性主義”、“自由主義”這樣更多哲學思想的詞匯。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大陸的裸體實踐者來說,他們可能確實只是Nudism而非Naturism,是Nudist而非Naturist。雖然他們向往的生活正是裸體主義的體現(xiàn),但他們可能并不認同于這一用詞。
英文中,還有兩個詞:Nudism movement和Naturism movement,通常被譯為裸體主義運動?!斑\動”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中也具有特別的含義。中國目前雖然有對裸體者權利進行推動的聲音,但是,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運動”。大陸地區(qū)普通參與裸體活動的人更是對“運動”一詞避之唯恐不及,因為“運動”帶有較強的政治色彩,中國大陸地區(qū)在當代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運動”,如“文化大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等等。所以,“運動”亦為大陸地區(qū)的普通裸體愛好者所排斥。本書中,也不使用這個詞。
綜上所述,本書在使用“裸體主義”一詞時,更多是在Naturism的意義上使用,即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甚至哲學理念來理解。而對于裸體主義理念下的裸體現(xiàn)象,我稱之為“裸體主義實踐”,相當于Nudism。同理,信奉裸體主義思想的人,便是“裸體主義者”,即Naturist;實踐裸體主義的人,便是“裸體主義實踐者”,即Nud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