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民主黨派對中共“五一口號”迅速做出了熱烈響應,并以香港為中心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政協(xié)運動,但是毛澤東對各民主黨派“五五通電”的反應,卻出人意料地異常遲緩。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1948年8月1日,在各民主黨派的“五五通電”發(fā)出近三個月后,毛澤東才正式復電李濟深、沈鈞儒等人,并轉(zhuǎn)香港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
五月五日電示,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諸先生贊同敝黨五月一日關于召集新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討論并實現(xiàn)召集人民代表大會,建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一項主張,并熱心促其實現(xiàn),極為欽佩?,F(xiàn)在革命形勢日益開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強團結,共同奮斗,以期早日消滅中國反動勢力,制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建立獨立、自主、富強和統(tǒng)一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此目的,實有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們共同協(xié)商的必要。關于召集此項會議的時機、地點、何人召集、參加會議者的范圍以及會議應討論的問題等項,希望諸先生及全國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討,并以卓見見示,曷勝感荷。謹電奉復,即祈諒察。
此時,“五五通電”已經(jīng)發(fā)出近三個月,毛澤東卻“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但是,這還算比較快的。又過了兩個月,即10月1日,毛澤東才對陳嘉庚及各地僑團、僑胞來電一并做出答復:
五月四日新加坡僑團大會來電及南洋各地僑團函電,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諸先生關懷祖國,贊助敝黨五月一日對時局主張,熱心卓見,無任感佩。諸先生與各界僑胞對于召集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各項具體意見,尚望隨時電示,以利進行,實深企盼。
此復電足足晚了近五個月,原因也是“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
究竟什么原因使香港與城南莊和西柏坡之間“交通阻隔”如此嚴重,以至于收發(fā)電報都要耗費三五個月的時間,這不能不令人產(chǎn)生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