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碼頭春秋(4)

永不抵達的列車 作者:杜涌濤


碼頭上的老板講義氣,不欠工資

深圳6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臉。前一刻還是烈日高照,一會兒就變了臉,下起傾盆大雨來。雨點打在磚垛上,劈啪作響。

可是干活的挑夫里,幾乎沒有人避雨。幾個本在乘涼的,也抄起家伙跑到船上開始挑磚。他們早已渾身汗透,這陣雨全無影響。

地面有些泥濘,挑夫們?nèi)允且涣镄∨?。“下雨天干活涼快。”周光福甩下一句話,光著上身,帶著工具上船去了?/p>

日復一日地挑磚,周光福的后脖子下被壓出一道深深的印子。挑起磚后,扁擔就深陷在這道痕跡里,后背上則隆起一道肉。他還不是最嚴重的,盧秋發(fā)的印子更深。每一個挑夫身上都有歲月和勞作刻下的痕跡,不是深深的印子,就是一塊塊傷疤。

這天挑的灰磚,挑夫們稱之為“大磚”,每塊有3斤多重。每挑一塊“大磚”,他們能拿到1分8厘錢(0.018元)。還有兩種小一些的磚,每挑一塊的價格分別是1分7厘1(0.0171元)和1分3厘5(0.0135元)。早些年,他們還挑過紅磚,那比現(xiàn)在這些磚都要重。

在碼頭上,工錢是以“垛”為單位計算的。一垛200塊磚。半個多小時里,周光福挑了3垛磚,能收入10.8元。

在通常情況下,一個挑夫一個月可挑上千垛磚,收入在3000元以上。但支出也比較大。干活時,光買水一項,一天就得20元出頭。再算上吃飯、抽煙等各種費用,一個月下來,幾乎得花掉工資的一半。

周光福剛來深圳挑碼頭那會兒,挑磚還算是個來錢的活兒。以前他做小工的時候,一天干10多個小時,不過掙3元錢。而在碼頭上,一天就可以掙到10元。不過后來,碼頭上的工資優(yōu)勢就顯不出來了。挑磚的人越來越多,工錢卻幾年才漲一點點。

據(jù)挑夫們估計,整個深圳,現(xiàn)在大概有四五百人在挑碼頭,大多集中在寶安區(qū)。上世紀90年代是鼎盛時期,挑磚的有上千人。

周光福初到碼頭混飯吃的時候,是跟著老鄉(xiāng)一起來的。在碼頭上,久而久之,會以同鄉(xiāng)為基礎(chǔ),自然而然地發(fā)展出一個個“幫”。周光福這個“幫”以湖南人居多,所以被稱為“湖南幫”。

在三圍碼頭,還有兩個“湖南幫”和一個“四川幫”,干的都是挑磚的活兒。每個“幫”的人數(shù)不相上下,大約40多個男人。這4個“幫”,各自有老板和地盤,從不互相干涉。在福永、新和等其他碼頭,也有不少這樣的“幫”。

“這里干活有保障。碼頭上的老板夠義氣,不欠工資。哪怕只干一天,也能拿到錢?!敝芄飧Pπφf。

這個高中畢業(yè)生也聽說過勞動合同,但挑夫和老板之間從沒簽過?!拔覀円膊恍枰@個,這里有這里的規(guī)矩?!彼蠈嵉卣f。

周光福的老板段文新也是安仁縣人,最早也挑過碼頭,混了幾年后,和碼頭上的一些人熟絡(luò)了,就開始拉起隊伍。像周光福、盧秋發(fā)等30多個人,一直就跟著他干。后來還有幾個四川籍的挑夫也加入了他的隊伍。在“幫”當中,段文新的口碑非常好。說起自己的老板,挑夫們沒有一點怨言。

“在碼頭上混飯吃,就得靠口碑。碼頭上的活兒很重,要是沒個好口碑,就沒人來給你干。不像小工,到處都能找到人。碼頭上的活兒,一般人干不了?!倍挝男抡f。

挑磚不是容易干的活兒。這個“湖南幫”以前也曾來過幾個年輕人,但干了沒幾天,他們就離開了?,F(xiàn)在留下的,每個人都有多年的挑碼頭經(jīng)驗,最大的已經(jīng)57歲,最小的也有38歲,其余的大都是40多歲。

在一起干活時間長了,“幫”內(nèi)還形成了一定的江湖規(guī)矩。比如,在挑磚時,從來沒有人統(tǒng)計監(jiān)督,大家各自記各自的賬,到月底的時候再報給老板。

“從來也沒人亂報?!边@個“湖南幫”的隊長老蘇說。他是四川人,老板不在時,他負責這個“幫”的一切活計。

又比如,每到月初時,大家都會自覺交住宿費,幾乎沒有人拖欠。

船上不能同時容納40多人挑磚,他們就自覺地分成兩組。一條船,由一個組負責包干。這么多年,這里從來沒發(fā)生過搶活干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