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真正關(guān)心的還不是這兩人的個人私交,而是他們那一代著名知識分子們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今天汗牛充棟的歷史著述和個人回憶中,人們往往只能見到,在政治斗爭的壓力下,知識分子人人自危,或是相互攻犴的慘烈事實。而關(guān)于相對和平年間,這些大儒們究竟如何相處交往,則鮮有記錄。這本書,仿佛一陣輕風,掀開學子園中的一角,讓人見到一絲端倪。
請看,楊先生很干脆,笑嘻嘻地說:“從文學研究所1953年成立,到1977年改革開放后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二十五年間,我是一個零。我開始有點困惑,后來覺得很自在,所以改革開放以后,還自覺自愿地把自己收斂為一個零”?!?953年9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全都是大會代表,只是錢鍾書和楊絳不是”?!巴馕慕M集體編寫《西洋文學史》,不參與者,僅楊絳一人”?!榜T至同志是新北大的西語系主任,他表示我翻譯Gil Blas的工作,不合適”?!拔矣X得一身都是錯了。身屬英文組,職務(wù)是‘研究’,但我卻在翻譯法文”。文學研究所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出版三套叢書,“所內(nèi)研究員都是編輯委員,除了楊絳一人不是”。“編委每次開會,總要到同和居吃一頓酒席似的晚飯。鍾書吃飯回家,總夸香酥雞、烏魚蛋湯等名菜。楊絳聽了很饞,但僅她這個研究員是無緣美食的”。后來還是戈寶權(quán)到了文研所以后,“他跟何其芳說,楊絳不是編委,卻負責審稿。何說太不公平了,該請楊絳做編委。不料沒做幾天,只到同和居吃過一頓美餐?!母铩_始了,楊絳同背黑鍋”。
原來,從文研所成立的那一天起,楊絳就已經(jīng)成為一個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人物。周揚到會祝賀,閑聊中說起中國小說,周揚說唯獨《三國演義》不談戀愛。楊絳當即反駁說,“呂布和貂蟬呢?”楊的反應之快給周留下深刻印象。隨即在宴會桌上,趁所長鄭振鐸起身發(fā)言的當口,周揚示意要楊絳坐在他身旁鄭的位子上?!暗诙?,周揚來文研所與研究員談話,何其芳獨不招楊絳參加”。“楊絳明白這是何其芳因昨天入席的事怒她”。楊自嘲說,“我入所就犯了一個說不明白的錯誤,成了個媚首長的資產(chǎn)階級女性!”
外面,或者說上頭,欣賞楊絳的還大有人在。除去周揚以外,還有胡喬木和夏衍。早在抗戰(zhàn)時期夏衍就喜歡楊絳的喜劇,抗戰(zhàn)剛一勝利,從重慶飛回上海,就“托李健吾代贈他的劇作《清明前后》給楊,并索楊絳喜劇二冊”。楊絳八十歲生日,沒有做壽,夏衍特讓女兒送來親筆題寫的賀詞:無官無位,活得自在;有膽有識,獨鑄偉詞。而胡喬木的作用可能更大?!啊陡尚A洝罚舨皇呛鷨棠就鹃_綠燈,不會出版的”。他的十六字評語是:“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纏綿悱惻,句句真話”。
相反,“丁玲說《班主任》是小學級的反共;《人到中年》是中學級;《干校六記》是大學級”。“《堂吉訶德》譯完后,《世界文學》要求連載,外文所領(lǐng)導說:‘此非新書,譯的很多,不用登了’”。出版社要求譯者寫序,“據(jù)楊絳說,外文所領(lǐng)導體諒她‘下筆即錯’沒讓她寫”,以至于沒有序文的《堂吉訶德》成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中“唯一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