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幾位大師的故居,徜徉在故居前的小路上,白馬湖水再次映入眼簾。一輪夕陽,在軟軟的湖水中浸泡著,如喝了喜酒的新郎,醉得微微晃蕩。而那綠樹掩映的春暉校園便在湖面漂浮著,也在微微晃蕩。此情此景,讓人不得不遐想:80年前,青春勃發(fā)、風華正茂的朱自清、豐子愷們,在這小路上,在這湖中央,或開懷暢談,或縱情狂飲,青春的歌聲和笑聲回蕩于這湖光山色之間……
我突然看到學校新校門旁的墻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與時俱進”——這是春暉中學的校訓。我開始還以為這個校訓是學校根據(jù)江澤民“七一”講話精神新擬的,可校長告訴我,從1922年春暉中學開辦之初,“與時俱進”便是學校的校訓。校長還告訴我,經亨頤為學校概括的校風是:“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主,生活自理”,并提出了“智、德、體、美、群”全面發(fā)展教育原則。今天看來,春暉中學建校之初的辦學理念與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完全是吻合的。
但是,今天的春暉真的與過去的春暉一樣嗎?
漫步于白馬湖畔,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我們今天所追求的素質教育之夢,是早已在春暉校園內出現(xiàn)過的真實的景觀,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這景觀漸漸失落了,以至于它成了我們今天向往的一個“夢”。
不是嗎?春暉的一個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春暉的老師應試壓力相當大,升學指標都是分解到各個班的。吃飯時,我問了校長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朱自清還在春暉中學,他的學生高考成績會怎樣?”校長無奈地苦笑道:“如果朱自清還在我們學校,那他的學生的升學成績說不定還不如一個二級教師教的!”
是呀!如果朱自清還在春暉中學,叫他也來解釋一下什么是“灰溜溜”,叫他理解一下“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條嚴禁警方執(zhí)行市長關于不允許在學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級的劇場的指示的禁令”這個句子的含義,叫他說出“凹、凸、鼎、蹩”等字的筆順,叫他答出《過秦論》選自作者那本書、陶淵明的生卒年代祖籍何在以及當時人們叫他什么什么先生之類的“文學常識”……總之,也叫他做做現(xiàn)在那些令人頭昏腦漲的標準化模擬題,他能做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