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小陳按照劉處長的囑咐,等了好幾天才等到這么一個機會,借口送一份材料敲開了鄭局長辦公室的門。鄭局長見小陳“越級”來訪,心里也知道是何來意。于是隨口問了小陳一句:“你來了也好些年了,覺得怎么樣???你們處長可是很欣賞你的,要好好干?。 ?/p>
照常理,有局長這句話起頭,小陳只要順竿爬兩下,說幾句諸如希望局長多栽培、多關照的話,甚至點明讓局長在這次提干中重點考慮一下,也就把人情賣到了。但沒想到,小陳卻順著鄭局長的話,在他面前大倒苦水,說自己這幾年工作如何如何賣力,如何如何辛苦,不但有苦勞,而且有功勞,就是得不到重用。說前幾次提拔干部都與他失之交臂,對他的打擊很大,甚至有了不想干的念頭,云云。
“你怎么能和領導說這些?這些牢騷,最多和我發(fā)發(fā),哪能跑到局長面前說?你這樣說,不明擺著說你受到不公的待遇嗎?不明擺著說提拔你當副科長是理所應當?shù)膯??你以為你是誰啊?工作上努力的人多了,都應該提拔?怪不得鄭局長說你心態(tài)不好,原來是因為這個?!眲⑻庨L氣不打一處來地數(shù)落著小陳。
看了這個故事,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小陳很愚蠢,的確,無論領導是誰,都會被小陳氣得一塌糊涂,小陳成為“職場炮灰”也就不出人意料了。
小陳的錯誤是他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是他不該在領導面前抱怨。上級領導提拔下屬,不見得都想得到什么回報。但起碼也希望被提拔的人對自己心存感激,就是不對自己心存感激,也應該對組織心存感激。可是小陳一抱怨,事情的性質就變了。小陳的話語表明,即使這次提拔了他,也是理所當然的,是他早應該得到的。也就是說,他不會因為這次提拔對組織也好,對局長也罷有任何的感激之情。這在職場可是犯了大忌的。哪個領導會提拔一個認為自己早就應該被提拔的人呢?哪個領導會提拔一個對自己被提拔毫不感激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