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住在五層的馬文·特勞伯比斯坦利大四個月,他早就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了。十多歲時,剛上六年級的馬文就開始搗鼓黑白照片了,十三歲生日時,祖父送了一個雙眼相機(jī)作為馬文成人禮的禮物。此后,只要有家庭聚會,馬文就拿著他的相機(jī)拍個不停。在一次逾越節(jié)晚宴上,他在相機(jī)上用了定時裝置,按下快門后迅速跑回他的座位和親戚們合拍了一張照片。
斯坦利和馬文認(rèn)識后,因為對攝影的共同愛好他們很快成了好朋友。但馬文不愛看電影,也不像斯坦利那樣喜歡象棋、橄欖球或者其他運(yùn)動,他最喜歡的是制作模型飛機(jī),可以說到了愛不釋手的程度。斯坦利去看電影時,馬文則會和他的堂弟克里夫·沃格爾去位于摩蘇盧公園大道最東端的凡·科特蘭公園玩模型飛機(jī)。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馬文有很多關(guān)于攝影的知識、經(jīng)驗,還有一個自己的暗室,就在他的臥室里。臥室里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攝影用的化學(xué)藥液和父親送給他的一個放大機(jī)。馬文把臥室里所有的窗戶上都掛上了黑白兩層的遮光布,拉上遮光布臥室就成了暗室,他就可以在陰暗的紅光下沖洗照片。斯坦利·庫布里克經(jīng)常待在馬文的暗室里,他漸漸迷上攝影了。
大廣場車站2715 號中特勞伯一家的住所是這里家庭沙龍的聚集處,人們在這里進(jìn)進(jìn)出出,起居室總是要變成臥室,有時特勞伯家的幾位叔叔阿姨也會來住。馬文的堂弟克里夫·沃格爾回憶說:“那里就像是一個旅館。”十四歲的斯坦利·庫布里克也是???,他去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馬文的暗室。克里夫的姐姐哈里特·丹尼斯比斯坦利和馬文大一歲,她回憶說在姑姑家見到過少年時的庫布里克。“每五分鐘他就會來按門鈴,我記得埃德娜姑姑總是會說:‘噢,是庫布里克又來了?!惶熘畠?nèi)他會來好幾次,經(jīng)常是走了不到五分鐘就回來了。”
“埃德娜姑姑總是說:‘那個庫布里克總來這里,難道沒有自己的家嗎?為什么總來這里?’”克里夫·沃格爾回憶道。哈里特·丹尼斯記得斯坦利矮矮胖胖,頭發(fā)烏黑。克里夫說斯坦利總是警覺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八喧椧粯拥哪?,但不是鷹鉤鼻,他的眼睛分外銳利-不是那種柔和的、友好的眼神,而是異常敏銳、專注,毫無畏懼?!?/p>
馬文和斯坦利總待在一起,哈里特經(jīng)??粗麄儖故斓貨_洗底片,花幾個小時用馬文的擴(kuò)印機(jī)擴(kuò)印照片。當(dāng)他們不在暗室里時,便在外面拍照或者是把自己當(dāng)成攝影記者布置拍攝任務(wù)。斯坦利和馬文都著迷于一位名叫亞瑟·菲利格、人稱維基的紐約攝影師的作品,他用一雙社會諷刺家的眼睛捕捉城市里的生活鏡頭。當(dāng)他開始夸大地處理自己的攝影作品來展現(xiàn)攝影家眼中這個荒誕的世界時,他的大膽攝影風(fēng)格發(fā)展成了一門藝術(shù)。維基對馬文和斯坦利這兩個少年攝影愛好者有著深遠(yuǎn)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