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了 4天的凱旋儀式,僅招待宴席就達 2.2萬桌。在涼風習習的夏夜里,參與豪飲的賓客們更是達到了 6萬人。很多不在邀請之列的貧民們也蹭了不少酒席吃。因為宴請都是在野外舉行——不是在古羅馬廣場就是在臺伯河中的小島上——不可能仔細核查賓客身份,且愷撒本身也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喜歡被人群擁簇著進餐。晚宴結(jié)束后,在人們的目送中愷撒踏上回家的路。然而和平時侍衛(wèi)開道不同,凱旋儀式期間為他開路的是背上綁著火把的象群。這也是件很有趣的事,因為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在迦太基語里“大象”發(fā)音就是“愷撒”。
除了宴席,在 4天的凱旋儀式里愷撒還安排了精彩的娛樂活動,如戲劇表演、將臺伯河水引入競技場模擬海戰(zhàn)演出、角斗士競技、狩獵 400頭雄獅等,并且所有活動都是免費觀看的。在慶祝北非戰(zhàn)役勝利階段展示了非洲的賀禮長頸鹿。雖說地中海南岸均已歸順羅馬,羅馬市民也見過不少非洲的珍奇動物,但他們還是首次見到長頸鹿。為了紀念早夭的女兒尤利婭,愷撒將戲劇安排在龐培劇場演出——年幼的尤利婭曾嫁于龐培為妻。
羅馬有一項必須遵守的傳統(tǒng),有能力的人要自費建造公共場所,并將之贈給國家。按照羅馬的邏輯,一個人若能強大到舉辦凱旋儀式,那么此人必定也有能力建造公共場所。古羅馬廣場西北面的埃米利亞會堂由埃米利烏斯 ?保盧斯在公元前 179年擊敗馬其頓王珀爾修斯后出資修建;埃米利亞會堂對面的森普羅尼烏斯會堂由格拉古兄弟之父森普羅尼烏斯 ?格拉古于公元前 170年修建。此外獨裁官蘇拉于公元前 80年在古羅馬廣場對面的卡匹托爾山上建造了塔布拉里姆典籍庫,后來成為古羅馬政府的辦公大樓。該樓南面還有一些自中世紀起沿用至今的羅馬市政廳部分遺跡。一度稱霸整個東地中海的龐培沒有一味模仿前人,他于公元前 55年在羅馬城墻外建了羅馬首個石砌劇場和大回廊贈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