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帕提亞問題(5)

羅馬人的故事6:羅馬統(tǒng)治下的和平 作者:(日)鹽野七生


公元前54 年克拉蘇遠(yuǎn)征時,參戰(zhàn)的士兵的平均年齡,假定在32、33 歲左右,33 年后,都已經(jīng)超過了60 歲。被帕提亞俘虜?shù)氖勘鴽]有成為奴隸,而是在帕提亞邊境的要塞馬雷(Mary)服終身兵役。馬雷不在現(xiàn)今的伊朗境內(nèi), 而是在原蘇聯(lián)的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馬雷氣候寒冷,土地貧瘠,在這里服役其實就是流放。

公元前216 年的坎尼戰(zhàn)役,贏得壓倒性勝利的漢尼拔,將俘虜?shù)?000 多名羅馬士兵賣給希臘當(dāng)奴隸。20 年后的公元前196 年,希臘為感謝弗拉米尼努斯(Flamininus)從希臘撤兵,接受了他的請求:在希臘全境尋找當(dāng)年被賣身為奴的羅馬士兵,送他們返回羅馬,結(jié)果找到了1200 人。從以上漢尼拔的案例中,我可以看出,即使把分散在各地難以尋找的 不利因素算進(jìn)去,忍受了 20年奴役生涯,能夠存活下來的, 8000多人中還有 1200人。而在帕提亞的所有的俘虜都集中在一地, 30年后竟然會沒有一位幸存者。如果能找到幸存者帶回羅馬,哪怕只有一個人,奧古斯都一定會在他的《功業(yè)錄》中記上一筆。因為他非常希望彰顯自己解決了帕提亞問題的功績。事實上,他在《功業(yè)錄》中對此事只字未提,可見他帶羅馬士兵返回祖國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

如果愷撒沒有遭到暗殺,在公元前 44年就解決了帕提亞的問題,那么,那些俘虜們的流放生活 10年就能結(jié)束。 10年的話,1萬多名士兵或許都能活著返回羅馬奧古斯都在《功業(yè)錄》就亞美尼亞和帕提亞問題的解決,作了以下的論述:

阿爾塔克西亞斯國王被殺之后,是可以將亞美尼亞收為羅馬的行省的。不過,我遵循了祖先的傳統(tǒng),派遣繼子提比略,扶助提格拉涅斯繼承了王位。

我不僅迫使帕提亞交還了三次戰(zhàn)役中(除了克拉蘇和安東尼的敗北之外,中間還有一次小型的敗仗?!髡咦ⅲ┍粖Z去的銀鷲旗和戰(zhàn)利品,還促成了帕提亞主動向羅馬人民提出保持友好的請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