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是一個愛用外號的民族。比如說西塞羅的好友阿提庫斯(Atticus), “阿提庫斯”不是他的本名,因為他深愛希臘的阿提卡(Attica),所以為自己取了一個意為“阿提卡人”,即“阿提庫斯”的外號。這種愛好到了重要人物身上就變成了稱號。
打敗漢尼拔、征服了北非迦太基人的科爾涅利烏斯? 西庇阿(Cornelius Scipio)被稱做“阿非利加努斯”(Africanus),意為“非洲的征服者”??茽柲麨跛辜易迨枪帕_馬煊赫的世家,其中,西庇阿一門人才輩出,稱他“非洲的征服者西庇阿”,也是為了和其他的西庇阿區(qū)分開來。
同樣出身于科爾涅利烏斯家族的蘇拉,曾立下征服本都(Pontus)國王米特拉達梯(Mithridates)等赫赫戰(zhàn)功,照例也應(yīng)該被授予稱號,因為他后來掌權(quán)之后血腥鎮(zhèn)壓對手馬略(Gaius Marius)一派,沒有羅馬人愿意為他做這件事情。雖然蘇拉并沒有強烈的虛榮心,但對此事還是有些耿耿于懷,他給自己封了一個“幸運者”(Felix)的稱號。
蘇拉死后,這位令人畏懼、害怕與他為敵的統(tǒng)治者的稱號就再也無人提及。蘇拉他自己可能是一位幸運者,可是對那些因他的肅清運動而慘遭殺害、沒收財產(chǎn)、子孫后代被剝奪了公職權(quán)的人們來說,就太不幸了。龐培也有稱號,叫“馬格努斯”(Magnus),“偉大”的意思。龐培作為蘇拉的得力大將,在很年輕時就顯示了非凡的才華,尤其是一舉殲滅海盜、成功占領(lǐng)東地中海海域的戰(zhàn)績,更讓他聲名顯赫,成為了羅馬著名的戰(zhàn)將。拉丁語的Magnus 相當(dāng)于英語的“The Great”,與亞歷山大大帝同稱。愷撒生前既沒有外號也沒有稱號。或許對于這位戰(zhàn)勝了“偉大的”龐培的人物,人們實在想不出一個可以與之相配的稱號。他死后被神化,“神君愷撒”就成了他的稱號。
從羅馬人的習(xí)慣來看,授予國家功臣以稱號算不上什么特殊的待遇,問題是用怎樣的稱號。屋大維的確有平定內(nèi)亂的功績,但實際指揮戰(zhàn)事的是阿格里帕,因此他不適合驍勇善戰(zhàn)的稱號,何況屋大維也不愿意接受一個與前人相類似的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