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巍推薦序:向往古羅馬文明的精神特質(zhì)(2)

羅馬人的故事6:羅馬統(tǒng)治下的和平 作者:(日)鹽野七生


我去過意大利四次,也自駕游過西西里島兩次。曾帶著鹽野手繪的地圖在佛羅倫薩四處尋覓馬基雅維利的故居。意大利作為政治國家的歷史很短,不足二百年,作為文化國家的歷史卻波瀾壯闊地上溯到三千年。在維羅納的一個酒店里,看到一幅將意大利歷史描繪為一棵盤根錯節(jié)的古樹,展示了幾十個諸侯公國,幾百個影響歐羅巴文明的政治藝術(shù)哲學科學軍事等名流的來龍去脈。一瞬間,我體驗到了卑微和崇拜,也嘆服鹽野女士把握歷史的勇氣與能力。

意大利有兩次歷史的驕傲,一個是古羅馬的鼎盛,是當時世界上幅員遼闊的強盛帝國。一個是文藝復興的輝煌,它直接啟發(fā)并推動了全球現(xiàn)代文明的興起,而這個復興就是以回歸古羅馬為道德旗幟。此后一代代的意大利人夢寐以求地希望光榮歷史得以重演,統(tǒng)一意大利的民族英雄馬志尼如此期許自己,不到四十歲便一舉顛覆了民主政府的墨索里尼也這樣激勵自己。此外,法國的拿破侖和德國的俾斯麥都以古羅馬的愷撒大帝自居。條條大路通羅馬,地球上各個角落的部落都這樣厘清自己的文明坐標。

古羅馬成為意大利人的永遠圖騰,也成為歐羅巴大陸高度默契的文明血脈。繼承希臘文明的古羅馬的法典禮儀藝術(shù)建筑等構(gòu)成了當下西方世界主流價值的表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中華文明的演進。百年以來,中國知識界始終在希臘文明中捕捉思辨的知音,在印度文明中尋求失落的安慰,但卻是在羅馬文明中鍥而不舍地吸收普世價值體系。我有趣的注意到,日本作家鹽野女士不斷用東方的思維來考究古羅馬的蛛絲馬跡,體現(xiàn)了類似的精神焦慮?!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