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rèn)為名利、地位等能夠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是生命的意義之所在,從而陷入名利的深潭中。其實,人生之真實、人生之厚重恰恰在于擺脫這些虛浮之事的困擾。
東漢的名士姜岐就是一個能夠擺脫虛浮之事的人。
姜岐,字子平,東漢時期漢陽郡上邦縣人。他出生在一個富貴家庭,家里良田千頃,牛馬成群。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與哥哥姜岑生活在一起,共同侍奉寡母。姜岐不但聰慧有悟性,而且性情恬靜,恪守禮教,對寡母尤其孝敬,在漢陽郡內(nèi)享有很高的名望。
在姜岐七八歲的時候,母親身體虛弱多病,有時病得厲害,一兩天不能進(jìn)食,姜岐總是坐在母親床前背誦詩文給母親聽,以寬慰母親;有時還為母親捶背,替母親消除憂悶情緒,常常逗得母親開心地大笑;有時母親不想吃飯,他也不吃;母親因心疼他,只好裝做沒病的樣子有意嚼著飯,姜岐此時才會高興地吃起來。
廷熹年間,沛國人橋玄任漢陽郡太守。橋玄初到任時,想找一位有影響的人幫助他治理漢陽郡。經(jīng)人推薦,得知姜岐是有名的賢士,學(xué)問淵博,便派人請姜岐任功曹之職。姜岐則以有病為由,不肯應(yīng)聘。橋玄很不高興。他認(rèn)為姜岐借口有病不愿應(yīng)聘,實際是不愿與自己共事,于是就命督郵尹益親自去姜岐住處,逼其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