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敝钡浇裉?,我們對海洋、對海洋于中華文明的意義,仍然缺乏清晰的認識。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概念里,海南仍然是中國最小的省份。很少有人能真正認識到,在海南島以南,還有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正蓄勢待發(fā)。
著眼未來,我們不妨大膽假設(shè):不論是從地理、還是從文化上界定,中國都應(yīng)該劃作三大塊——北方,南方和南方之南。
當我們以這樣的視點,來觀照歷史、觀照中國時,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南方之南,海瑞的性格乃至遭遇,并不孤立!
丘浚,海南第一才子,也是海瑞少年時的榜樣。他們兩人的出生地,相距不過幾百米。
丘浚一生為官四十余載,清廉剛直,被譽為“布衣卿相”。在其著作《大學(xué)衍義補》中,丘浚明確提出了勞動決定價值的論點。據(jù)史家考究,他可能是迄今知道的、世界上最早提出勞動價值理論的人。
邢宥,文昌水吼村人。“素廉介”,以善斷疑案而著稱。為官二十余年,被他罷黜的貪官、昏官、庸官,多達一百七十余人。
臨終,他對兒子說:“我死喪禮宜從儉,汝能勤儉以保門弟,吾目瞑矣。”好友丘浚聞訊哀嘆道,“故人老死我何堪,眼淚汪汪望海南?!?/p>
海南,是他們的個性,更是他們的共性。于是,后人將丘浚、邢宥、海瑞合稱為“海南三賢”。
起風(fēng)了,這會是一場沙塵暴嗎?
1566年春,海瑞被打入天牢。暴怒?的嘉靖皇帝聽說海瑞的種種事跡后,感嘆不已,甚至說出了良心話:“海瑞的忠心堪比比干,但朕并不是殷紂王?。 ?/p>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有一位海南籍官員卻冒著生命危險,早晚去獄中探望海瑞,送藥調(diào)護。他,就是后來曾官至禮部尚書的王宏誨。
兩個月后,嘉靖駕崩。海瑞撿回了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