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市電影與城市鏡像(5)

我們需要怎樣的電影 作者:唐麗君


給王家衛(wèi)基因的上海本身失去語言,就變成一個很奇怪的情況,上海變成一個沒法敘述的城市。我們上海有沒有一個人來拍王家衛(wèi)的羅馬,你有資格說王家衛(wèi)的香港,誰有資格說誰誰的上海,最后半夜里摩托車繞城一周,沒有這種活力,沒有這種放肆,沒有在城市里的叫喊。這種叫喊被悶住,就是需要自由,一個是你內(nèi)心的自由,一個是言論的自由。我絕對相信這樣的流氓在上海有,在北京有,在浦東或者在什么地方有。所以家衛(wèi)剛才說,我們的結論是什么?這個是我最傷腦筋的事情,我是沒有結論的人,我只有問題,我只能跟他說上海養(yǎng)育了中國電影,然后它拱手給了香港,然后香港又造就了這個戴墨鏡的人,所以到了一個時候,就是這個脈能不能回來。我剛才在樓上看到賈樟柯,我不能說他是一個都市電影作者,他會拍人,但是他對小城市的拋棄我想建國以來沒有一個人一拳打過去那么對。我對知青很了解,因為我是知青。上海這么大一個主題,這么大一個素材,所以家衛(wèi)還是厲害的,拍一部大家根本認不出上海的電影,是的,我們都認不出了,問題電影的力量就是我把你吃掉,吐出來以后這就是電影,這就是今天的城市,這就是明天的城市。

王家衛(wèi):其實,我們今天在開這個會之前,我們兩個坐在那邊,我們很久沒見,我們就說今天講什么。其實講我沒什么好講的,講他也沒有什么好講的,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一點,我們都是來自上海的,我們就講上海。我們有一個感覺,上海的都市文化,都市電影在哪里,中國的都市文化其實是產(chǎn)生在上海的,第一代所謂的都市文化其實就是新感覺派。我記得有一個小說叫《徒步》,這都是在我們看來非?,F(xiàn)代的,他們把握了都市的情緒,好象我剛才跟丹青講1980年我去北京,到電影資料館看那些舊的中國電影,我看到有一部電影叫《再會吧,上?!?,一開場就是一個黑的場景,看到一個女主角的背景,后面就是一條馬路,一個無軌的電車經(jīng)過。你看見這個畫面就知道這是一個空間,給你感覺到這個空間、這個城市和這個人的關系,這都是很優(yōu)秀。還有再看里面的表現(xiàn),這和中國所有表現(xiàn)主義的電影都是一樣的,都是很優(yōu)秀。我們再看文化都市劇,我們有一個焦慮:都沒有看到都市在上海的電影里面正面的出現(xiàn),它都走到電視劇里面去了。

現(xiàn)在大家講上海,永遠都在講上海30年代或者舊上海,陳丹青書里面講了一句很有趣的話,舊上海只不過是一張黑白照。其實上海新的面貌在等著,但是沒有人去碰。我去年在上海拍了一個短片,其實是為一個電視劇拍的,這個故事基本上就不需要講在哪里。在郊區(qū)有一個汽車城,它外面看沒有怎么樣,一到里面去看嚇了一跳,這個基本就是很超前的,你想象不了這個是上海。我去了五角場天橋下面,天橋上面好像是時光隧道,下面是一個廣場,這是我們從來都沒見過的?,F(xiàn)在看上海也有一些標準項,就是外灘、東方明珠,但是上海還有很多有趣、很優(yōu)秀的建筑空間,為什么空間那么重要?有一些時候電影的空間就是主角,以前動物時代一定有一個廣場,就是大家可以聚在那邊;有一些時候看這個廣場基本上就是一個故事,幾百年來人來人往。還有一些叫曖昧的空間,我們拍電影最了解的,為什么一個街角,男演員和女演員接吻就會在那邊?因為這就是一個空間允許曖昧的,你到了這個空間情緒就會帶到,我們現(xiàn)在感覺新的上海面貌有很多這樣的空間。

陳丹青:你剛才有一句話很重要,空間就是主角。電影里面有人物,有故事,但是是為了說出這個空間來。目前上海這個空間太有意思了,他剛才說了浦東的情況,這不能想象是上海,但這已經(jīng)造好了,那我們影像在干嘛。

王家衛(wèi):我很喜歡看攝影的書,很多是描述人,但是越來越多的攝影書是描述空間的。有一些書是走到一些人的家里去看家里的空間,也有一些新與舊的交替,新的東西蓋起來,舊的東西拆掉了,有很多這樣的書,大家是對這個現(xiàn)狀敏感的,把這個變成風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