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就在承認自己的真相。猛蛇猶如這章一開頭所談到的那幅雙重影像圖,一旦學(xué)會如實地接受它,它的銳牙就掉了。承認真相,即使真相是一場悲劇,也有一種解脫的效果。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認為能夠欣賞悲劇是一種力量而不是軟弱,希臘悲劇最燦爛的時刻,正好是希臘人最富裕、最有活力的時期。尼采曾經(jīng)對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發(fā)表過評論,他說:“希臘人并不是悲觀主義者,他們的悲劇就是明證--在這一點上叔本華(Schopenhauer)是錯的?!币糟U摰挠^點來看,只有當我們覺察到生命中的悲劇因素,但又能毫不逃避地面對它們,才能將其轉(zhuǎn)化成另一種美。
基于相同的精神,耶穌要我們舉起“人子”,去面對人生的一些不愉悅的事實,并且要不畏艱難地肯定人性。還記得耶穌曾經(jīng)告訴尼哥德慕說:“除了從天上降下來的人子,從來沒有人上過天。”這句話是不需要用超自然的觀點去解釋的。如果以禪的觀點來看,它的意思就是,若是不能先認清我們的無助(“從天上降下來”)我們就得不到解脫(“升上天國”)。天國不該被看成一種超塵出世的境界,因為根據(jù)耶穌的逆向邏輯,升天與降世是同一回事。如果我們想上天國,必須先通過地獄的考驗。
困境乃是人生的真相。大多數(shù)的人因為沒認清自己是受限的凡人,所以會期待安逸的人生,因而制造了更多的痛苦。所以我們才會去做一些能力范圍之外的事,去掌控那些不可能被掌控的東西,去逆料那些不可能被料到的事。我們甚至還幻想著,如果夠努力的話,也許可以覓得一個毫無問題的人生。我們的痛苦就是由我們的無明及內(nèi)心的暴力組合而成的。心靈的解脫不是一種成就或努力的結(jié)果,它是一種洞見。如同加繆所觀察到的:壓倒性的真相一旦被承認,就會消失蹤影??鬃诱f:“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保ㄕ撜Z第二章第四節(jié))?!疤烀本偷韧诿\(也就是我們所不能控制或避免的事)。知道人能做到什么或不能做到什么,是需要極大智慧的,孔子花了五十年才了解什么是命運。但更難做到的就是真誠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不對抗、不發(fā)牢騷、不吶喊。一直到六十歲,孔子才完全臣服于上天的旨意。除非我們也學(xué)會這一點,否則我們的內(nèi)心是不可能真正平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