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杲跑到遼陽搶劫,李成梁根本就沒理他。
倒不是老李怕他,主要是李成梁想了個比較黑的點子。
直接進攻王杲的老巢古勒寨!
你不是帶人出去了嗎?那我就來抄你的底。
這招夠損的。本來人就不多,精銳又都出去打劫了,剩下的老弱病殘哪兒是遼東鐵騎的對手,三下五除二就被攻進去了,光斬首就一千多,連王杲的家屬都被俘虜了。
這群俘虜里有兩個人,一個就是我們等待多時的主角努爾哈赤,另一個是他弟弟舒爾哈齊。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古勒寨絕不是暑假沒事來探親,而是另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呢?
他媽死了。
他媽就是王杲的女兒。
按說死了媽,確實讓人同情,但悲痛一段時間也就算了,該咋過還咋過唄,畢竟爹還在嘛。
但問題是他爹馬上又娶了一個。
于是他家上演了一幕后母虐待前妻兒子的悲劇,更不幸的是努爾哈赤和他弟弟就是男主角。
努爾哈赤當(dāng)時也有十幾歲了,半大小伙,個性又比較強,實在受不了后媽的虐待,一跺腳帶上弟弟跑到古勒寨投奔他姥爺。
要說人這運氣不好啊,那真是沒辦法,到古勒寨沒多久就碰上李成梁打過來,兄弟倆全當(dāng)了俘虜。
關(guān)于當(dāng)俘虜這事兒正史里提也沒提。畢竟堂堂大清的開國皇帝被李成梁抓了俘虜也不是啥光彩的事。
野史上就說得挺多了,還有個故事。
據(jù)說努爾哈赤兄弟倆被俘以后,被李成梁留下當(dāng)了雜役。所謂雜役也就是端個茶倒個水的傭人。
有一天,舒爾哈齊不知道因為啥事惹火了李成梁,李成梁準(zhǔn)備把他剁了。
努爾哈赤一看弟弟要掉腦袋,馬上跪下求情,說:
“我弟弟不懂事,求李老爺把他當(dāng)個屁放了吧。如果實在要殺,那就殺我好了,我愿意代弟弟死?!?/p>
李成梁一看,這小孩可以啊,夠仗義,不錯。
“起來吧,我都不殺了,今后跟著我好好干,我不會虧待你。”
從此以后李成梁很欣賞努爾哈赤。
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說是扯淡,但我覺得很有可能是真的;因為從李成梁后來的表現(xiàn)來看,對努爾哈赤非常夠意思,說特別照顧那一點也不過分。
就這樣努爾哈赤在李成梁那兒干了四年伙計,十九歲的時候終于被放回了家。
四年時光,并沒有白白浪費,努爾哈赤在李成梁那里學(xué)到了很多。
不過,現(xiàn)在還不是努爾哈赤上場的時候,他姥爺?shù)氖露紱]解決。
王杲最近過得很不好。
跑出去搶了回東西,沒搶著啥值錢玩意,老窩倒先被李成梁搶了一回。
牛羊丟了無數(shù),從老婆到外孫子全被人家一鍋端了。
這生意做得太虧。
憤怒了,徹底憤怒了。
不反也要反了!
萬歷八年,王杲再次出兵。
以前還躲著點李成梁,這次不躲了,直接就是奔李成梁去的,拼了!
李成梁很高興。
因為前幾天萬歷皇帝剛剛表揚了他,說他在遼東干得不錯,還特意下令給老李修個石碑,以表彰他的功勞。
碑剛修好,正準(zhǔn)備挽袖子再接再厲大干一場。
王杲來了。
這真是瞌睡送枕頭??!類似王杲這種貴人,在李成梁的職業(yè)生涯中是比比皆是。
那就來吧。
開打。
事實證明,再憤怒沒實力也是白搭。
一交手王杲的部隊就垮了。
那真是兵敗如山倒,攔都攔不住,基本上全軍覆沒,一共就跑回去一百來人。
王杲還算有兩下子,起碼跑得夠快。李成梁戰(zhàn)前就向部下特意交代,要把王杲抓住,拉回北京給皇上看看,但王杲還是跑了。
跑回去是幸運還是不幸?
要我看還不如戰(zhàn)死沙場來得痛快。
沒抓住王杲,雖然有點遺憾,但不管怎么說還是打了大勝仗,就這么報上去,也很有面子了。但李成梁是完美主義者。
于是他讓秘書起草了個文告,發(fā)給各個部落首領(lǐng),意思很簡單:王杲是我李成梁的敵人,你們誰也別想著收留他,發(fā)現(xiàn)他馬上給我送過來,本人有賞。
這種文告今天有個專有名詞:
通緝令。
王杲就此開始了逃亡生活。
家是肯定回不去了,昔日的朋友也靠不住,到哪兒去呢?
王杲想起一個人。這個人叫王臺,以前就是自己的部將,他跟自己的關(guān)系那可是幾十年的交情,血里來火里去,決不會出賣自己。
對,就去投靠他吧!
王杲想得沒錯,當(dāng)年這位王臺兄弟和王杲確是生死之交,鐵哥們兒,但他沒算到一點。
人是會變的。
朋友如手足,但為了腦袋,手足也就顧不得了。
李成梁見到王杲的時候,差點產(chǎn)生錯覺,以為王臺給自己提前送端午的粽子來了。
這個被綁成特大號粽子的就是王杲。
還好王杲不是真的粽子,所以也不用考慮保質(zhì)期,也不用冰箱,直接裝籠子里就送京城了。
要說還是皇上做事兒利索。這種戰(zhàn)俘也不需要審,免費送了王杲一次北京一日游(游街),然后拉到西市剮了。
王杲死了,努爾哈赤他姥爺死了。
但事情還沒完,因為努爾哈赤的舅舅兼姐夫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