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父母無私的愛感動了老天,上蒼賦予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同樣遇到了數(shù)不清的艱難險阻,但每次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都會想起兒時的這場大病,想起我受苦受難的三爹和母親,從而倍增了前進(jìn)的勇氣。
這些事改變了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重塑了我的思維,讓我的靈魂在一次次的打擊和磨礪中變得純粹完整。同時讓我堅信一條戰(zhàn)勝不幸的法則,那就是挺一挺,把苦難挺過去就是明亮的未來。
正因為我學(xué)會了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不幸和去審視生活,當(dāng)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受到委屈時,我總會對自己說,不幸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過去的,當(dāng)年能夠死里逃生,現(xiàn)在這點苦痛算什么。
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也讓我對人生的得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坦然。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參加工作了,但我總記得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我會時常給他們打電話,隔段時間寄些錢回家,有時回想往事竟忍不住潸然淚下。
2010年春節(jié)我回家一次,現(xiàn)在的鄉(xiāng)下已經(jīng)大變了模樣,日子逐漸變好了,村里很多人家都新蓋了樓房,家具電器置備得越來越齊全,村里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
今昔對比,我也非常感慨,我知道生活有時就是這樣,它喜歡讓你先苦后甜。
人生在世苦難總是如影隨形。臺灣有一句諺語叫“吃苦就是吃補(bǔ)”,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從小就遭遇各種不幸與打擊,只要能夠撐過去,將來往往都會有大成就。當(dāng)他吃苦時,必須激勵自己去開發(fā)潛能,由此增加心靈的能量,獲得人生幸福的能力。
對于那些常常吃苦的人來說,可能喜歡憎恨苦難,甚至抱怨說為什么只有我要吃這樣的苦頭?但是反過來想一想,正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才有必要重新審視苦難,正是因為這些苦難的存在,才對我們的人生進(jìn)行著最無情的考驗。